【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1月16日消息,IT商業新聞網獲悉,從主顧到東家,電信設備大鱷華為開始涉足軟件外包。與中軟國際攜手組建合資公司中軟國際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業內對此憂心的表示,華為的文化太強勢,不知道軟件外包企業能不能夠和它融合。
據悉,該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1億元,中軟國際與華為的股份占比分別是60:40。中軟國際董事局主席、CEO陳宇紅將擔任合資公司的董事長兼CEO,華為派出兩名高管擔任合資公司董事,其中一名是華為高級副總裁丁耘。
據21世紀網報道,一位軟件上市公司的高管擔憂地認為,中軟國際這是涸澤而漁的做法,以后中軟國際的外包就會逐漸依附于華為。中軟國際將所有的外包業務都注入與華為的合資公司,由于華為是股東,并且輸出管理,電信業的很多其他客戶都無法接到外包業務,如思科、中興、愛立信。
實際上,這位外包企業的高管自2011年4月華為約談以來,就一直處于憂心忡忡的狀態。在采訪時,他頻頻表示,“不能為了一個客戶,毀了一家外包公司,也不能毀了一個產業。”
2011年4月,華為亦邀約文思、軟通動力協商合資事宜。但面對華為拋出的橄欖枝,文思與軟通動力一直舉棋不定,態度曖昧。
“我們既不愿意得罪這位大客戶,內心也不愿意和它合資。”這位軟件外包上市公司高管告訴記者,原本產業化分工明晰,軟件外包行業都是純軟件外包的企業在搶食,現在來了一個“外來者”,要搶原來的飯碗,那些稍微身強力壯的軟件外包企業都會心有不甘。
“如果是其他客戶,我們就直接說不。但這是華為,得罪不起。”這位高管很是郁悶。機會總是與風險并存。“華為的文化太強勢,不知道軟件外包企業能不能夠和它融合。”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產業調研員曹劍有些擔憂。中軟國際是國企,文思和軟通動力是美國文化,而華為的作風彪悍、攻擊性強。未來,雙方很可能在文化上起沖突。
“在我們的眼中,華為現在是一個燙手山芋,最摸不準的是他的想法。”前文所述的高管坦言,成立合資公司可能會讓公司10多年積累起來的發展,“毀于一旦”。
推薦閱讀
微軟只能得個B。由于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宣布此后將不再參加CES,因此這也成為微軟在CES的謝幕年。鮑爾默明確表示,他認為Windows8將成為今年IT行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導語:美國《巴倫周刊》網絡版上周六發表署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軟攜手華為試水軟件外包:迫不得已的選擇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2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