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汪洋)“我們是三家餐館,但各有特色。”英偉達CEO黃仁勛在2012CES上如此形容與英特爾和高通的競合關系。
如其所言,英特爾處理器在大型企業、眾多PC中依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亦不可否認,更薄、能耗更低的移動處理器將成為未來移動互聯市場致勝的關鍵。
IT商業新聞網獲悉,英特爾在此次CES展上宣布推出專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打造的基于X86架構的低能耗芯片,并與聯想合作推出首款智能手機K800,英特爾此次掘金移動互聯網領域決心可見。
幾經嘗試卻一直在移動芯片市場不順遂的英特爾能否如愿以償?而在此領域一直順風順水的ARM 會否靜待英特爾的蠶食?
英特爾智能手機平臺存隱憂 攜手聯想難抵ARM威脅
英特爾“重返”移動戰場
事實上,英特爾在移動處理器領域可謂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在PDA領域,英特爾曾推出的基于ARM體系XScale處理器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亦被眾多智能機采用,遺憾的是,一直以來英特爾的戰略重點集中在PC處理器,以致于把該研發團隊出售,最終缺失在移動處理器市場。
資深無線產品國際論壇發言人田鋒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年Intel的Xscale移動處理器的特征與今日的ATOM處理器一樣,在技術指標方面也是非常領先的,我就有一臺(搭載XScale處理器)多普達的828 ,至今仍可使用。
田鋒告訴IT商業新聞網,Intel在移動處理器業務上受到的教訓告訴我們,僅僅是技術領先還是遠遠不足的,關鍵是要聚焦,圍繞移動處理器要提供周邊生態的強力發展支持,其實并不是每個用戶都是看特性指標來決定買手機。
聯想國際夢未遂 英特爾難抵ARM威脅
同樣是在今年的CES,ARM CEO華倫·伊斯特(Warren East)接受采訪時表示,英特爾的處理器被用在數款智能手機中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不會成為低能耗處理器市場上的領頭羊,英特爾有許多優秀的技術,其最新產品“足夠好”,但不能與ARM的產品真正地競爭。
并非ARM態度強硬,移動終端一直都是PC巨頭聯想的軟肋,雖然彼此間早以合作伙伴互稱,但聯想的國際化路線一直未能成行。聯想是否是英特爾的最佳選擇?雙方合作能否助英特爾分食全球移動市場?
田鋒認為,聯想與英特爾在PC有深度合作,必須挺自己的傳統合作伙伴,即便因為帶來巨大的開發成本,但是畢竟兩家公司是長期戰略伙伴;此外,聯想也可以以此來試探市場。在智能手機領域,聯想的市場地位并不領先,或許此舉可以促進聯想差異化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也是雙贏。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告訴IT商業新聞網,英特爾選擇聯想除了有在電腦方面合作的歷史原因,應當主要針對中國市場的推廣,國際市場主要是通過與摩托羅拉合作解決,作為后來者英特爾可選的合作伙伴空間并不大。
據悉,英特爾與摩托羅拉已簽訂長期戰略合作,業內分析認為,已被谷歌收購的摩托羅拉移動,作為Android同盟中的一員,一直采用ARM架構移動處理器,此次牽手英特爾,是大路越走越寬的同時,亦給英特爾施壓。
微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亞勤表示,雖然自己對聯想K800印象很深,但英特爾在移動芯片領域剛起步,具體表現還要看更多的產品,目前還不好預判Atom移動芯片和Windows未來何時在移動領域進行合作。
其實,英特爾方面此前就在移動市場的表現曾坦言,在這一領域是短勢,但不代表在此行業是落后的。
“現階段英特爾只是輸在市場先機上,能耗技術不會是ARM長期的獨家所有,在CPU芯片架構上的耕耘,英特爾并不比ARM少。”無限趨勢咨詢創始合伙人王越告訴IT商業新聞網,“摩托羅拉移動和聯想是英特爾快速爭奪新時代主要戰場的有力盟友,可以產生強強多贏的效應。ARM應加強核心技術,警惕戰線松動。”
推薦閱讀
節目內容稱,富士康童工甚至有12歲的小女孩,而蘋果可能不知道這一情況,有的童工每天需要清洗數千部iPhone的玻璃。 北京時間1月16日下午消息,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旗下This American Life節目組近日曝光富士康等蘋>>>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