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汪洋)正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后福”,三星如今在NAND閃存領域可謂是呼風喚雨,殊不知,08年經濟危機之時,大部分閃存制造商被迫倒閉,而三星卻逆市斥資買下幾乎所有生產線,闖過了最苦的光景,待到經濟復蘇時,三星已經是今天所顯現的一枝獨秀了。
IT商業新聞網獲悉,韓國政府已經宣布,正式批準三星電子在中國投資40億美元,建設一座閃存芯片工廠。當前三星已擁有了一個位于美國德州奧斯汀的芯片工廠,這是三星第二座海外芯片工廠。
據悉,三星電子12月初表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的迅猛發展將推動規模達220億美元的NAND閃存芯片行業繼續增長,所以計劃在中國建設一家閃存芯片工廠,等待兩國政府的批準。
時隔一個月后,韓國政府已經公開應允,那么,中國政府將如何應對?三星電子此次將擴張的手臂伸向內地市場,將會給國內內存廠商帶來怎樣的沖擊?
三星閃存落戶中國 攜資本打擊對手施壓政府
落地城市引熱議 三星設廠受政府青睞
記者了解到,此次將地點選在中國,三星方面稱新生產線將能使我們滿足客戶快速增長的需求,同時還可加強我們在內存行業的整體競爭力。盡管如此,三星并未透露新工廠的具體選址。
iSuppli高級分析師顧文軍表示,在北京建廠的可能性很大,最南不過蘇州,就制造廠來講,需考慮政府支持力度和政策,且政治考慮更重要些。
網友山愚民對此回應稱,主要是做Nand flash,供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從產業鏈角度來講,北方設廠可能性較低。
網友江波龍蔡華波認為,應該是建在蘇州。
顧文軍表示,應該是在幾個地方政府之間壓來壓去,看看誰給的條件最好,最后要這些地方政府為了這個項目傾盡全力。
分析認為,三星閃存項目落戶中國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要看地方政府是否給力,是否給出最優惠條件?三星的談判是有技巧的。說到底,這個閃存項目看看哪家給出的條件最好,最終就會在哪里落戶。
南方也好,北方也罷,三星這一決策將加強日后其在NAND內存芯片市場的競爭優勢,甚至有壟斷的趨勢,中國政府會開放優惠政策任其逐漸壯大?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告訴IT商業新聞網,在memory領域即使臺灣與三星都有很大差距,其實工廠建在中國還是其他國家影響并不大,說起對中國的好處除了增加就業人口,可能也會培養更多的產業工人或員工,長期來看肯定是有好處的。
網友easyfly_亦認為,我覺得總體是好事,反正人家要建廠的,要是不讓建在中國,也會建在他國,memory什么的競爭早就是全球化了,與其建在他國,還不如建在中國。
三星漸成壟斷之勢 國內廠商難成氣候
據悉,三星電子目前是全球最大的NAND閃存芯片廠商,在這一市場的領先地位已經保持了8年多。據iSuppli數據顯示,2011年第一季度在這一市場的份額為35.9%,東芝的市場份額尾隨其后,以營收同比增長28.5%的速度上升至35.6%,但前者仍樂此不疲的繼續擴大其領先優勢。
此外,三星將長遠發展立足于中國市場實屬明智之舉。據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發布的數據稱,今年中國NAND閃存芯片消耗量將占據全球閃存市場的一半,預計規模在290億美元,到2015年時比重還將增長至55%。
NAND閃存芯片被普遍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數碼相機和MP3播放器中,而三星此次建廠被認為是將滿足中國制造商華為和中興的需求。
顧文軍對此表示,對國內的Memory產業來說,這并不是好事情,三星雖然是韓國企業,但是從政府拿到的政策和條件肯定比國內的企業好很多,從此之后,國內有12寸廠Memory廠的可能性徹底沒了,國內Memroy產業生存艱難。
而王艷輝更表示,由于大陸在memory領域基礎太差,談不上對大陸產業有沖擊。
業內分析認為,三星此舉是利用了國內的低成本優勢,爭取更優惠的政策,從而貼近市場需求,憑借著發展的不斷壯大擠壓國內廠商的生存空間,打擊國內的內存產業,如是說來,頗有些尷尬的意味。
推薦閱讀
如今云計算已經正式化云為雨,開始全面“落地”了。昨天,聯想浙江大區總經理張繼兵正式對外透露了聯想在新年伊始的又一新戰略,即推出“家庭云中心”,這也標志著云計算將真正走入日常家庭生活。 剛剛過去的2011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三星閃存落戶中國 攜資本打擊對手施壓政府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3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