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消息 11月18日,百度公司一名技術人員因心臟病突發猝死引發業內高度關注,而近年來IT領域有多名從業者因過度勞累猝死,且他們大多都就職于知名互聯網公司。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這同IT從業者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等不無關系。
資料顯示,近年來IT領域從業者猝死的消息一直不斷。
2005年9月,網易公司代理CEO孫德棣因病辭世,年僅38歲。
2005年12月,前IBM大中華區政府及公眾事業部總經理李清平因心臟病突發猝死,年僅46歲。
2006年2月,東軟集團嵌入式軟件事業部大連開發中心副主任張東因心臟病突發猝死,年僅36歲。
2006年5月28日,深圳華為(微博)公司研發人員胡新宇因病毒性腦炎被診斷死亡,年僅25歲。
2009年11月,酷6網(微博)研發部一名羅姓員工因連續加班、疲勞過度,在公司內吐血猝死。
2010年4月,搜狐公司證實其無線事業部一位彭姓技術人員以外死亡,年紀在30歲左右。
2010年5月,騰訊網女性頻道主編于石泓因腦溢血死亡,年僅37歲。
2011年7月,原鳳凰網總編輯、百事通首席運營官、總編輯吳征于突發疾病,經緊急搶救無效逝世,年僅39歲。
可以看出,IT領域已成為了“猝死”的重災區。有主題為“互聯網從業者健康調查”結果顯示,互聯網行業的工作壓力大以及長期與對著電腦工作導致大部分從業者健康狀況堪憂。
數據顯示,98%的互聯網從業者感覺身體健康度有所下降,八成以上認為從事互聯網行業可能導致心理問題。其中,61%的被調查者因從事互聯網行業產生頸椎、手腕疼痛和腰肌勞損等問題,超過半數從業者常感覺體困易倦、免疫力明顯下降。而且這一人群出現的心理問題也引人關注。除15%的被調查者認為,長期從事互聯網工作不會引發心理問題外,性格內向、抑郁、情緒焦躁、感覺網絡與現實生活的分離感等癥狀,都得到大批被調查者的共鳴。
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IT從業人員猝死原因大多集中于突發心臟病、腦溢血等,以上疾病并發突然、死亡率高、隱蔽性很強,已經成為了IT從業者的“頭號殺手”。
此次,百度公司員工“猝死”再度引發了業內人士對從業者健康狀況的關注,不少從業人員通過微博呼吁互聯網公司不要對員工無限制施壓,而員工自身也應注意勞逸結合、更多關注身體及心理健康。
推薦閱讀
對LyricPlay感興趣的用戶可以到App或Android的應用商店下載更新。下載完成后新功能就會立即顯示在應用中。 北京時間11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以音樂識別應用著稱的Shazam最近開展了一系列行動:推出Shazam for>>>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T領域成“猝死”重災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4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