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7日,北京——由微軟倡議的主題為”真IT, 促發展”的“公平經營宣傳日”活動今天在京隆重舉行。這場在全球50多個國家同步開展的教育和宣傳行動,旨在幫助人們了解使用正版軟件的益處,提升人們對盜版軟件風險的認識,促進建立對知識產權的尊重。今年的宣傳日著重強調使用盜版軟件對行業公平經營以及整體經濟環境帶來的危害,并對知識產權對于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積極意義以及在促進創新型經濟和幫助實現可持續發展所扮演的角色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中國軟件聯盟(CSA)常務副理事長鄒忭先生從軟件行業的角度闡述了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他指出,盜版不僅阻礙國內軟件企業的發展,也會妨礙使用盜版軟件企業自身的發展。“只有打擊盜版,中國軟件企業才可以在和國外同行公平競爭中發展起來,中國軟件企業比國外軟件企業更希望打擊盜版。從企業經營的風險看,在企業未100%實現軟件正版化之前,隨時都面臨承擔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的風險。” 他呼吁企業應當認識到,保護知識產權是國家建設創新型社會大政方針,使用正版軟件是每一個企業按照國家法律必須做到的事情,是對企業誠信經營、公平競爭的基本要求。
前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蔣志培先生在發言中指出:“國際社會更加重視知識產權,更加重視鼓勵創新。中國發展自己的高新技術產業、技術知識含量高的一些產業,不能放松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他強調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十年,中國法院對知識產權案件的審理越來越重視,從最高法院到各級各地法院,都把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當作改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和維護企業創新、公平經營,創造一個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的大環境來考慮。
微軟中國知識產權總經理于維東先生表示:“近年來,特別是在國務院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和機構意識到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他指出在這次高規格的專項行動中,公安部門查處了包括“蘿卜花園”、“豬豬貓”等三起網絡軟件盜版和多起包括在北京中關村和深圳等地制售假冒盜版軟件案件,多地法院還判決了多起企業用戶非法使用盜版軟件和電腦銷售商隨銷售電腦非法預裝盜版軟件的案件。“就在最近一次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溫總理又宣布了決定設立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的消息,我們對此深受鼓舞。微軟將一如既往地與政府和業界一道致力于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共同構筑有利于IT產業公平競爭和創新型經濟成長的環境。我們也期望更多的中國企業加入到我們的行列里來。”
在此次宣傳日活動中全球知名戰略咨詢公司Keystone Strategy首次發布了一項使用盜版軟件對新興經濟體競爭環境經濟影響的全球調查。結果顯示, 在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每年使用非法軟件的制造企業從其使用正版軟件的市場競爭對手那里“盜走”了16億美元 (約合102億人民幣) 。 在中國, 遵守公平經營原則并使用合法授權軟件的制造商與使用盜版軟件的公司相比,每年要損失8.37億美元 (約合 53億人民幣)。用這筆錢可以新建66座制造工廠,8,200萬平方英尺工業用地, 或購買12,700臺新機器,以及創造每年新增22萬個就業崗位。
微軟全球反盜版副總法律顧問David Finn鼓勵各國政府,企業和個人使用正版軟件造福本地及全球經濟。 他表示:“拋開盜版軟件給企業帶來風險不說,使用正版每年還能給這些相關的經濟體增加16億美元 (約合102億人民幣)以上的收入,這足以成為企業選擇守法經營的理由。“ 他強調盜版和假冒軟件讓不法分子受益,而公司使用盜版軟件會阻礙就業機會并扼殺創新。
來自浪潮集團、信諾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東芝電腦網絡(上海)有限公司和商業軟件聯盟中國的代表對為什么需要以及如何實現并保持軟件正版化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探討。作為支持正版、合法經營、堅守誠信的典范企業代表,他們一致認為盜版不僅侵犯了軟件開發者的知識產權,而且導致非法經營和不公平競爭。遵紀守法并通過軟件資產管理制度等全面實現和保持軟件正版化才是企業長遠和健康發展之路。大會呼吁要做到公平經營,企業應立場鮮明,態度堅決,主動使用合法軟件。
推薦閱讀
“我們明年一季度的任務是存貨修正,然后在二季度恢復正常業務運營。”博左提說。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此前表示,他們預計存儲修正對于銷售前景的影響將至少貫穿今年剩余時間,然后在明年恢復連續增長。 北京時間11月>>>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