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8日凌晨消息,蘋果App Store中國區應用商店周五凌晨更改使用條款,開始接受人民幣付款購買應用。
目前,App Store支持招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國內主要銀行的信用卡。
在此之前,用戶只能將iTune賬號與一張美元信用卡綁定,并以美元購買應用。如今,用戶將可以直接用人民幣付款。
17日上午,部分新浪微博用戶反映,在使用未綁定信用卡的中國區Apple ID下載免費應用程序時,被要求提供付款信息。如果用戶不進行信用卡綁定的話,則無法進行程序下載,同時更新多個程序也無法進行。
蘋果中國對此回應稱表示,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是蘋果App Store正在升級,服務器可能出現不穩定狀況。如今,這一問題的原因水落石出。
支持人民幣支付有望緩解蘋果在中國遭遇的大量“黑卡”問題。10月中旬,蘋果給中國的開發者們發來了9月份的賬單,在很多開發者的賬單中,過去不超過20%的壞賬率突然提高到45%,甚至80%。這意味著這些開發者從蘋果那里本應該分到的下載和程序內付費有一半的錢將收不到。
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一些用戶利用無效信用卡在App Store中購買應用,但由于這些信用卡已經遭到凍結,銀行無法向蘋果成功結算,開發者自然也就無法獲得收入。
“黑卡”泛濫與App Store使用美元收費有直接聯系。理論上,如果蘋果改用人民幣收費,這一問題將得到極大緩解。
據國內媒體報道,在此之前,App Store只支持Visa、MasterCard和Amex美國運通三種信用卡,而國內許多人并沒有信用卡,或者信用卡是銀聯等非國際通用信用卡,這給不少消費者設置了障礙,不得不購買“黑卡”下載軟件。這些“黑卡”正是來自于國際上被盜用的信用卡,這是導致黑卡盛行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以美元為結算幣種給中國的開發者帶來定價上的極大不便。考慮到匯率的問題,缺乏購買軟件習慣的中國消費者往往會覺得一款小游戲定價幾十元人民幣太貴;而開發者也感到棘手,因為太低的售價意味著虧損,太高則打破了消費者的心理界限,難以吸引用戶。
目前,App Store在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均使用當地貨幣收費。
推薦閱讀
高德軟件第三季度歸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3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620萬美元增長49.0%,較上一季度的960萬美元下滑3.3%。高德軟件第三季度每股美國存托憑證攤薄收益為0.18美元。高德軟件每股美國存托憑證相當于4股普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應用商店修改條款 已支持人民幣購買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