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身為創新潮流的精神領袖,喬布斯又一次要為自己而活。他顯然不能容忍自己的公司在激動人心的云時代中落于人后。今年一開年,人們就看到喬布斯采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對蘋果公司的云戰略進行布局,其決心可見一斑。
5月31日,美國蘋果公司宣布,將于6月6日在美國圣弗朗西斯科召開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發布基于“云計算”技術的新產品“iCloud”。屆時將由目前療養中的蘋果總裁史蒂夫喬布斯親自對產品進行說明。
此前,iCloud這個名稱源自媒體的揣測。從iPod到iTunes、iPhone、iPad,蘋果的產品從來都是以“i”開頭,因而,在云計算領域,人們也順理成章地推理出蘋果公司將使用的名稱是iCloud。最近有報道稱,蘋果公司已經以450萬美元收購了一個全新的域名iCloud.com。無疑,這樣的動作都是蘋果公司為推出旗下的云計算服務做的準備。
現在的趨勢是賣了產品后還要把服務捆綁在一起。
蘋果公司歷次新產品的發布總能讓廣大“果粉”興奮異常,通宵達旦排隊,甚至需要安保人員手持棍棒來維持秩序。同樣,喬布斯的云服務也讓市場充滿了期待。雖然有業內人士評論說蘋果的云計算是“新瓶裝舊酒”,但知名互聯網評論人謝文認為,蘋果推出iCloud并不晚,從進入時機與切入角度來說,甚至比IBM、微軟來得更順理成章。
CEI:蘋果公司發布消息稱,目前正在病休的首席執行官喬布斯將會出席下周的全球開發員大會,會上將展示即將推出的iCloud云服務。以往大家熟悉的是喬布斯向大家推介個性化的終端產品,他為何此時要選擇進入云計算領域?
謝文:因為蘋果公司有iPad和應用商店,有大量的第三方應用通過蘋果公司的終端為用戶服務,如果蘋果公司將這些應用都放在自己經營的云端,那么就等于延伸了平臺與應用之間的合作關系。這種模式一旦成熟之后,就可以提高應用的服務質量,甚至降低第三方應用的成本。所以,從產業鏈上下游的有機合作關系講,蘋果公司進軍云計算領域是順理成章的一件事。
CEI:以往IBM、微軟等品牌早已進入云計算領域。它們有各自不同的優勢和不同的戰略定位。蘋果公司進入云計算領域以后,與這些企業相比會有競爭優勢嗎?
謝文:IBM、微軟等在與產業鏈下游聯系的緊密度上比不過蘋果,但是這些企業自身的基礎都很好。微軟的操作系統和服務器端的軟件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很廣泛,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延伸進一步的服務,那么它的號召力就會很大。但是,這些企業賣的都是產品,比如用戶使用了微軟的Windows或者服務器軟件之后可以獨立經營,不用跟微軟發生什么關系,所以微軟在推廣云計算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問題,這類企業需要改變自身的模式。IBM從根本上來說也是賣產品的,這些產品都可以獨立地工作,而不用依賴IBM。所以,IBM需要給用戶提供顯著的好處并節約成本,同時還要解決信息安全問題,才可能順利推廣它的云計算。由此可見,蘋果這樣的公司在推廣iCloud的時候會更容易一些,而IBM、微軟等企業則首先要解決自己的商業模式轉型問題。產品都是孤立的,現在的趨勢是買了產品后還要把服務捆綁在一起。有了云計算以后,原有的產品怎么辦,這是這些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CEI:IBM和微軟以前是以提供產品為主,但Google主要是提供服務的。Google也是較早提供云服務的互聯網巨頭。未來蘋果的云服務與Google相比較又會怎樣呢?
謝文:Google與IBM、微軟不同,它從一開始就是做服務出身,與下游一直保持著良好的互動與合作關系。蘋果在推出iPhone、iPad之后也從賣產品轉變為賣服務。從賣服務的角度講,蘋果商店里賣的第三方服務和放在云端的服務差別已經不大。Google也一樣,用戶使用的Google的在線產品已經與Google的云服務融合為一體,兩者結合的緊密度很高。
CEI:蘋果公司的系列產品向來有“化繁為簡”的傳統,那么蘋果的云計算產品怎樣繼承這樣的傳統?
謝文:蘋果公司在友好、簡單、可靠性方面,做得比其他那些賣產品或者由賣產品改為賣服務的企業更好。估計它會用一種小步快跑的方式,加快自己的云計算進程。IBM與微軟主要還是針對中大型企業,專業性很強,而蘋果和亞馬遜會做得有親和力,更簡單、可靠。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來自OVUM的分析師分析師NickDillon表示:“AppleiOS可能需要改進iPhone和iPad不同版本軟件之間的互動。Apple可以學學Android,為iPad推出新的接口,善加利用它更大尺寸的屏幕。” 6月8日消息,蘋果昨日宣布其下一代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謝文:“蘋果云”預示著服務正在融合產品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7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