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來華訪問,在他興奮地為微軟亞太研發集團新總部大樓剪彩揭幕之際,投資界要求鮑爾默下臺的聲音又一次響起。
鮑爾默來華的前一天,微軟市值15年來首次被IBM超越。一直是IT霸主的微軟,已經滑至第三,而十年來,微軟市值已經削去三分之二。自去年5月底,微軟市值被蘋果超越之后,針對微軟帝國的詰問就不絕于耳。
微軟是極客,還是那個Windows(窗口)?今天的微軟,未來在哪里?微軟的失意,是科技企業技術輪回下注定的結局?微軟30多年的絕地反擊的歷史,能讓它再次走出困境?鮑爾默會不會下臺?何時下臺?微軟的未來,沒有答案。
面目模糊的微軟
要求鮑爾默下臺的聲音早已有之,而性格外向、總是充滿激情的鮑爾默顯然也不會受這些外界聲音的干擾。
5月24日在微軟中國舉行的創新論壇上,談到游戲時,鮑爾默突然一拍掌,跳起來了:“現在還用什么手柄啊?老套了,根本就不需要了,現在都是這種姿勢了(跳起來)。”
這就是微軟家用視頻游戲主機Xbox 360的體感外設Kinect,先進的Kinect體感技術讓微軟在游戲機外設領域走在了最前沿。Kinect有著近乎神奇的人機交互方式,普通人不需要使用任何手柄、搖桿、鼠標或者其他遙控器,即可用身體直接控制游戲。最重要的,這款產品得到了大眾的認可。
自去年11月初, Kinect正式公開銷售以來,僅在去年圣誕假期就賣出去800萬臺。
Kinect斷貨的事情仍時有發生,有時甚至連微軟自己的員工商店都賣光了。市場的火爆,也讓人們進行了對比:Kinect的銷售速度是iPad的兩倍;再以收入規模考量,只用了兩個月時間,Kinect就開拓了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市場。
這也是前不久微軟的另一創始人保羅·艾倫把微軟稱之為“極客公司”的原因。
而另一面,微軟的Windows、Office等軟件產品仍然讓微軟保持著一貫的“商務、高端、主流”的面孔,這是微軟的核心主業,也是微軟現金流的來源。
事實上,微軟的財報仍在一路看漲,2011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微軟第三財季營收為164.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凈利潤為52.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1%。盡管微軟的傳統軟件產品仍在大賺,盡管Kinect如此吸引眼球,如此引人關注,但有關微軟的詰問仍在繼續。
在一次行業聚會上,當有人把“蘋果、創新”等問題拋給一位微軟中國公司高管時,他的第一反應是“微軟與蘋果并不是同一類公司,不能作比較”。接下來則自然地轉到了Kinect上,“微軟的創新走在同行之前”。
某種意義上,Kinect的成功成了微軟“創新”的最佳例證。
“目前微軟有些新業務做得還不錯,如Kinect游戲機的業務,市場反應還不錯,這讓微軟會產生一些幻覺。”互聯網資深分析人士洪波如此說道。
與幻覺相對的是,外界對微軟過去十年“落伍”的詰問,是投資人對微軟未來的不看好,是要求鮑爾默下臺的多次發難。
開朗的鮑爾默一如普通的美國中產階級,雖然掙錢很多,但生活依然樸素、低調,平時開福特,周末也會帶著兩個兒子排隊買票看剛上映的大片。“家人對他的教誨,就是努力工作。改變世界是他的夢想,這也是很多美國企業家的夢想。”熟諳美國文化的微軟員工對時代周報記者如此說道。
面對公眾,鮑爾默更多是恪守職業經理人、大企業CEO該有的調調,“對內部講話,他特別High,好多話在內部才說。”盡管微軟員工口中的鮑爾默面對公眾時“很平靜”,其實,在公眾眼中,他仍有很多控制不住的、異于其他CEO的舉動,如毫不顧忌形象地跳起來。
如同鮑爾默的多面性,微軟當下呈現在人們眼中的也同樣是多面的微軟。傳統的Windows、極客一樣的Kinect,這都是微軟。
5月26日,綠光資本(Greenlight Capital)總裁、著名對沖基金經理大衛·艾因霍恩公開要求鮑爾默下臺,稱這位長期占據“掌門”之位的微軟老兵仍沉迷于往昔,他認為,鮑爾默領導微軟在操作系統和辦公軟件方面做得不錯,但誤判了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新發展,而且在追趕硅谷商蘋果和谷歌之類的創新企業上浪費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
但是,誰能替代鮑爾默呢?比爾·蓋茨嗎?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Windows8在設計時解決了這三個問題,同時還保持對傳統Windows程序的支持。微軟Windows系統的目標在于使得為鍵盤和鼠標設計的傳統程序也能適合觸摸操作,新設計的應用優先針對觸摸屏,但也適用于鍵盤和鼠標的操作。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極客背后的微軟困境:掙扎移動互聯和云計算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77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