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力量鑄造出計算機軟件行業盛極一時的微軟帝國及世界首富
●什么力量將微軟趕下IT行業的王座,并讓其在互聯網大潮中迷失
上周一,即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來華訪問前一天,微軟(Microsoft)市值15年來首次被IBM超越。這是繼去年被蘋果公司擠下IT市值王座之后,微軟排名再度滑落。
但這并未影響鮑爾默來華展示微軟對于移動互聯網的野心,他在演講中透露,Windows Phone未來幾個月內將進入中國。
上世紀90年代,與今日景象形成對照的是,曾統領計算機市場數十年的IBM身陷虧損泥潭,蘋果公司也正在絕境中掙扎。微軟則在比爾·蓋茨的率領下左沖右突,踏著一個個競爭對手的尸體,登上了IT世界的巔峰。
2000年爆發的互聯網科技泡沫成為轉折點,微軟的瘋狂擴張就此止步,公司市值開始原地踏步,直至被恢復元氣的蘋果和成功轉型的IBM超越。
不僅如此,IT后起之秀谷歌、Facebook也分別在不同領域剿殺著微軟的生存空間。
微軟怎么了?投資界開始指責微軟,認為鮑爾默沉迷于往昔,是微軟股價上漲的最大障礙,并公開要求其下課。
是鮑爾默一人的錯嗎?梳理微軟發展史,是什么力量鑄造了這個盛極一時的軟件帝國?又是什么力量將其趕下王座?微軟是否有能力重返巔峰?未來該何去何從?
“借雞下蛋”搭車IBM
IBM選中微軟為其新推出的PC機編寫操作系統軟件,隨著IBM PC的普及,微軟的MSDOS取得巨大成功。
“在北京西二環和西三環之間,有個新世紀飯店寫字樓。要講科技公司的興衰,這座大樓一定繞不過去。”
5月19日,在南禮士路一處茶館,IT資深人士劉博出現在記者面前。
他1991年進入IT外企做銷售,曾擔任微軟中國區副總裁兼大中華區OEM事業部總監,現在的身份是IBM軟件集團中國戰略業務總監。
“很有趣,上世紀90年代初,全球最頂尖的科技公司(中國分部)云集在這個大樓。全球第二大數據設備公司DEC、世界上最大的UNIX系統供應商SUN、老牌電腦公司天騰(tandem),全球第二大數據庫公司賽貝斯(Sybase)、第三大數據庫公司Informix,以及IT新秀微軟。”劉博說。
接著他列舉出一堆并購案例,敲著桌子說,“說起來也有意思,這些巨頭們,現在除一家公司外,其他的都被并購或者破產了。”
這家唯一幸存的公司就是微軟。
上個世紀70年代初,IBM、惠普等幾家大公司統治著計算機市場,主要經營大型計算機和微型計算機的制造和銷售,利潤總額數十億美元,但這幾個巨頭都沒有意識到微處理器的重要性。
1975年,19歲的比爾·蓋茨和他的中學好友保羅·艾倫開發出能在微型計算機上使用的BASIC語言,并創建了微軟公司。公司名稱Microsoft一詞由microcomputer(微型計算機)和software(軟件)兩部分組成。
一年后,比爾·蓋茨從哈佛退學,全身心經營微軟。1977年,微軟贏利100萬美元,比爾·蓋茨將公司搬到西雅圖的雷德蒙,以此為基地大展宏圖。
上世紀80年代,是微軟發展史上最為幸運的10年,不僅招攬到大批人才,還得到IBM這樣的“貴人”相助。IBM選中微軟為其新推出的PC機編寫關鍵的操作系統軟件,這成為微軟重大轉折點。
為按時完成合同,微軟以5萬美元的價格從西雅圖的一名程序員手里買下一個操作系統的使用權,再把它改寫為磁盤操作系統軟件(MSDOS)。IBM PC的普及,使MSDOS取得了巨大成功,成為上世紀80年代PC的標準操作系統。
微軟跟IBM的合作,后來被演繹為“借雞下蛋”戰略。微軟在此后的商戰中,還將不斷使用這一戰略。
1986年6月,微軟公司宣布,當時估計為近7000萬美元的年銷售額中,有一半來自它銷售操作系統所得。到上世紀80年代末,市場上售出的MSDOS操作系統已達3000萬套。
經典產品來自于模仿
微軟的很多產品并非原創,而是先模仿競爭對手,然后再實施超越,其中包括Windows系統的圖形界面。
“創新是微軟的DNA。”上周,微軟CEO鮑爾默在北京會見媒體時強調。
“但仔細回想,除DOS外,微軟的哪些產品是微軟最先推出來的?Office不是,操作系統不是,搜索也不是。”劉博說,“這是一個最有危機感的公司,但卻不是最創新的公司。”
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說過,微軟的戰略是尋找最大的商機,當商機被證明后,模仿再超越競爭對手。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盡管已經一年多了,但iPad仍然是每天科技媒體和博客討論的話題。如果你已經猶豫了一年是否購買iPad,那不妨再花點時間來聽聽其他人對iPad的看法,或許能給你一些參考。 盡管已經一年多了,但iPad仍然是每天科技媒體和>>>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77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