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王燕)近日,微軟可謂話題不斷。Windows Phone 7.1(Mango)發布,Windows 8的傳聞更是不絕于耳,CEO訪華親自出席中關村辦公大樓的啟動儀式。然而,就在前幾天,微軟的市值被蓄積15年能量的IBM超越。在此之前,微軟市值已經被蘋果所跨越,那么,微軟的掌舵人鮑爾默是否應該反省,微軟接下來重登寶座主導市場亦或繼續被超越?重拾霸主地位,鮑爾默是否有如此能力和魄力帶領微軟群起反擊,恐怕沒有那么樂觀。
路透社報道稱,如果10年前買入10萬美元的IBM和微軟股票,如今兩只股票分別價值14.3萬美元和6.9萬美元。就自身成長而言,微軟10年來股票的停滯不前使得眾多投資者心灰意冷,甚至第八大基金股東綠光資本已經向鮑爾默施壓,指責鮑爾默充其量僅僅是微軟的代理人,應該為拖累微軟負全責。
綠光資本主席埃因霍恩表示:“鮑爾默的問題不在華爾街,而在于他過于沉迷于過去,進取心不足。他的這種作為導致了微軟在搜索和社交網絡等領域落在了對手的后面。”
由此看來,微軟輸在沒有創新,過于依賴Windows操作系統和Office辦公軟件。跌倒并不可怕,找準失足點再爬起來,一樣可以繼續向前跑。但是真正令人擔心的是,鮑爾默意識到微軟要研發新產品卻遲遲不見讓消費者和投資者滿意的成果。
鮑爾默此次訪華,做了《創新是微軟的DNA》的主題演講,稱微軟勢必將繼續走創新研發之路。然而,有消息稱,如果微軟開發出來的新產品會與Windows形成競爭,那么微軟就不會將它推出市場。不管論言是否屬實,微軟的新產品確沒有亮眼之處。包括Windows Vista 和Zune音樂播放器,上市之后均遭遇了冷眼。
獲悉,微軟近年來將營收總額的14%至15%用來從事新品研發,相比微軟之前的新產品,似乎投入數目不算小。而擁有大量現金,市值營收利潤均已超微軟的蘋果研發費用也只是營收的3%而已。研發費用和研發成果不成正比增長,是質疑鮑爾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早在今年年初,便有國外媒體報道,董事會成員對鮑爾默的領導存有質疑。鮑爾默只領取了部分獎金,余下的獎金則因他在移動市場領域的戰略失敗而被扣除。《金融時報》評論員也曾指出,微軟在移動市場戰略存在失誤,鮑爾默需要對市場競爭做出及時反應才可以消除公司內部董事會對他的質疑。
微軟是一個歷史遺產豐厚的巨輪,尚且還能承受競爭對手的挑釁和威脅,然而,引領微軟走正確方向的揚帆者是微軟必備的劃槳,鮑爾默任職的幾年來,大部分高層紛紛離職,這與形成今天微軟的現狀或多或少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正如埃因霍恩所說:“對鮑爾默‘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式的管理方式提出批評。鮑爾默在位是將微軟的股票推到懸崖邊上。”鮑爾默作為該巨輪的掌舵人,應該自我追究責任,給一直以來支持微軟的消費者和投資者們一個合理的交代。
風雨無阻,巨輪仍然向前航行,鮑爾默近日最喜歡的一個詞“不屈不撓”,用其鼓舞一下微軟的士氣。面對谷歌Chrome操作系統的虎視眈眈,WP7的成功發布和口誤無論斷的Windows 8 是否能給微軟帶來成功的契機,skype和諾基亞的順勢合作是否能助力微軟,十年來未曾帶動微軟向前發展的鮑爾默能否久坐掌舵人的位置,目前我們還不能過早的下結論。
推薦閱讀
目前的微軟一直依仗于Windows操作系統和Office辦公軟件的貢獻,在移動領域表現不佳,使得外界對微軟未來增長潛力捏一把汗,股價也陷入增長停滯狀態。難怪埃因霍恩指責鮑爾默“充其量僅僅是微軟的代理人”。 2011年1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軟痛失領跑資格 鮑爾默應下課?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77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