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曾有媒體引用陳曉的話稱“國美電器在商品價格上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各種渠道中最高的,同時對于供應商來說其費用也是最高的,這樣的渠道必然會被淘汰。”雖然國美已經在第一時間發布公告對前董事局主席陳曉的“財務黑洞說”予以澄清,但這番觸及返點、進場費等敏感問題的言論,使家電廠商關系再度引發外界關注。這一刺激性言論也促使近來一直低調的國美電器高管首度公開回應這一話題,他們在詳述國美運營狀態的同時也一一反駁了所謂的“國美財務黑洞”,強調國美的運營健康透明。
■國美對廠家收費是不是太高?
在媒體引用陳曉的言論時曾提及國美對家電廠家的收費問題,稱“海爾、西門子每賣出100元只能獲得55元回款”。國美副總裁牟貴先向記者表示,“這個數字準不準先不去說,關鍵在于廠家少獲得的45元去哪里了,是不是都進了國美的口袋?”他認為,這其實是目前中國所有制造企業普遍面對的一個問題,即產品的后端成本過高,其中包括物流、倉儲、營銷等費用。
事實上,國美多年前就強調過要形成廠家和商家明確分工的模式以降低過高的非制造成本,即廠家只負責把產品造好交給商家,然后由商家推銷給消費者,這樣能大幅降低成本。國美電器副總裁李俊濤則向記者舉例稱,國美近期就與三洋彩電開展了一種新型合作,即由國美根據自己對消費者需求的預判信息,向三洋一次性定購 10萬臺液晶電視全部獨家包銷。由于實現了規模效益和有效分工,最終這批彩電在價格上體現出了絕對優勢:32英寸液晶售價1899元,比其他品牌2400 元的均價低了20%。李俊濤強調,在實現產品低價的同時,廠家和國美此次都獲得了比傳統合作模式更多的利潤。
據了解,目前國美對廠家的收費包括合同收費和合同外收費兩大類。其中合同收費主要是返點,國美對不同廠家的政策不盡相同,都要在簽訂年度合同時洽談敲定。牟貴先對此表示,家電零售商的盈利模式并非傳統的賺取批發(進貨)零售(銷售)差價的模式,而是采用銷售額倒扣形式,即廠家在賣場中賣出貨后再由賣場根據銷售額提取一定比例的貨款。其實這部分資金包含了家電連鎖商絕大多數的運營成本,包括房租、人工等。“在當前各種成本上漲的情況下,即便我們考慮對一些產品的返點率有所提升,也不應該被看作是亂收費。”
國美的合同外收費則包括一些重大活動的聯合促銷費等,而這部分收費也并非外界所說的“黑洞”,都在上市公司報表中有所體現,去年國美的這項收入大約為20億元。牟貴先強調,這兩部分收入來源共同構成了國美去年18.3%的綜合毛利率,這一數字不僅低于國內同行,更遠低于百思買等外資巨頭25%以上的指標。
■國美的商品價格是不是最高?
“國美在商品價格上已成為各種渠道中最高的”,這一言論顯然是幾位副總裁最難接受的。從國美創業之初就負責產品采銷的李俊濤告訴記者,低價是國美創業之初就確立的經營宗旨,這么多年的經營實踐也顯示這條路是正確的。“可以說,沒有國美開創的低價策略,無論中國家電行業的發展程度還是中國家庭中家電產品的普及程度都遠達不到現在的水平!”他反問道:“現在的消費者都是貨比三家,如果國美的售價最高,每年1000多億元的銷售額是怎么來的?難道消費者愿意花高價買東西?”
■國美與廠家關系有沒有惡化?
“我覺得在廠商關系問題上,國美被妖魔化了!”國美電器副總裁牟貴先這樣表示,“我們經常能看到有人提出國美又與哪個廠家鬧矛盾了,但國美經營20多年來,究竟有哪個廠家主動放棄了與國美的合作?”
牟貴先表示,很多媒體在描述廠商關系時都會引用當年國美與格力交惡的沖突當作案例,但其實國美和格力早已是很默契的合作伙伴,F在格力空調唯一選擇的全國性家電連鎖合作渠道就是國美,而格力空調也是國美主推的產品,一直保持著行業前三位的銷量。“商業本來就是利益的博弈,怎么會只有笑聲沒有爭端?” 他表示,“國美一直在探索與供應商的新合作模式,其間肯定會有矛盾和摩擦,但最終大家解決矛盾進而能有更緊密的合作才是最關鍵的!”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5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特爾執行副總裁馬宏升將奔赴北京出任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馬宏升現年54歲,他上任后將負責監督英特爾在中國的整體戰略。 北京時間5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特爾執行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陳曉爆料財務黑幕 國美首度回應稱被妖魔化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78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