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顧A股市場兩千家上市公司,像漢王科技(002362,SZ)這樣,高管們以最快速度、最大數量、最多人數全面拋售自家公司的股票,實為罕見。
究竟有什么理由,讓高管們義無反顧地一致減持?熟知經營情況和盈利情況的高管們,為何對漢王的股價不看好到了如此地步?要知道,拋售時的漢王股價,已經從175元暴跌至75元,跌幅高達58%,正處于歷史最低價附近,而高管們拋售起來并不手軟。
但,后來發生的一切,卻證明高管們的決策英明無比,因為暴跌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跟看到底牌的人博弈,結局將會如何?如果得不到法律的保護,這就是赤裸裸的搶劫和掠奪。
高管頂格減持 躲過多重利空
3月18日,漢王科技發布2010年年報。全年總收入突破12億元大關,較2009年增長112.71%;實現凈利潤8790.16萬元,同比增長2.69%;基本每股收益達到0.88元。
這樣一份年報,無疑打消了外界對公司主導產品電紙書抱有的擔心。尤其是營收沖上12億元實現翻番增長,顯示在整個主營業務收入中占比超過7成的電紙書,在下半年依然銷售良好。
關于新一年度主業發展預期上,漢王雖然承認電紙書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但言辭中依然對自己作為份額第一的行業龍頭頗具信心,并未提示業績大幅變臉的風險。
這份年報對漢王科技股價的提振效果立竿見影。3月18日年報公布后,開盤僅十多分鐘后,大量買單涌進,直接推動漢王股價呈90度飆漲,短短三分鐘漲幅就逼近6%!之后雖然有回落,但在當天大盤上漲乏力的環境下,漢王最終以漲2.38%報收。
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接踵而來。
3月21日,漢王科技9名現任高管集體減持手中股份!減持數量從4.5萬股~30.1萬股不等,9名高管在當天合計減持了120萬股自家股票。
消息一經深交所披露,市場一片嘩然,令市場驚訝的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選擇第一時間減持。根據證監會規定,定期報告披露前一個月為窗口期,期間上市公司高管不得對自家公司股票進行操作,9名高管的股票是在今年 3月4日解禁的,而年報于3月18日(周五)披露,所以3月21日(周一)是實質意義上的首個解禁日,因此漢王科技這9名高管是在窗口期剛一結束就立即進行減持!
其次,是以流通上限頂格減持。據記者統計,9名高管中除副總經理張立清之外,其余8位高管的減持量恰好為持股量的25%,為何如此巧合?原來,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規定,A股上市公司高管每年最多只能減持25%的持股,那么,漢王科技的8位高管并非碰巧減持25%,而是同時選擇了以最大額度頂格減持,他們把2011年全年的減持額度用光了。
第三,是擁有流通權的高管全部選擇減持。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截至目前,漢王科技只有9位高管取得流通權,也就是說,擁有流通權的高管全部選擇了減持。
環顧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像漢王科技這樣,高管們以最快速度、最大數量、最多人數全面拋售自家公司的股票,實為罕見。
雖然賣在了75元(未復權)當時的歷史最低價,但,后來發生的一切,卻證明高管們作出的決策正確無比,因為暴跌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4月18日,漢王股價暴跌6%,收于66.61元。當晚,漢王發布利空:一季報預虧,將虧損4000萬元~5000萬元,相當于去年全年一半的凈利潤!
4月19日,漢王繼續大跌9.82%,收于60.07元。
4月25日,漢王再度跌停,收于53.78元。
4月28日,10轉增10股,股價仍然下跌4.78%,收于25.7元。
4月30日,漢王又發利空:中報預虧9000萬~9800萬元。此時的股價最低已跌至23.90元,并且幾乎每天都在創出新低。
5月17日,漢王再發利空:對主營產品電紙書大幅降價,降價幅度在15%~40%,同時計提3000萬元~4000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導致2011年上半年業績出現較大虧損。
昨日,漢王科技收盤價為21.35元,再創上市以來的歷史新低。與高管們集體減持時相比,股價已經暴跌了43%,而這僅用了不到兩個月時間。
與“英明”的高管們相比,二級市場上持有漢王科技的普通投資者,卻難逃大幅虧損、深度套牢的厄運。
人們不禁要問,究竟是什么促使高管集體作出頂格減持的決定?是什么使高管們堅信:地下室下面,還有十八層地獄?3月21日,大舉拋售的高管們,是否已經知道后面即將發生的系列重磅利空?
要回答這一連串的問題,我們還需回到漢王科技的主營業務——電紙書上,該業務占到漢王銷售收入的75%。
一季報突然變臉年報只字未提
毫無疑問,一季報突然業績變臉,是導致漢王股價暴跌的直接原因,若能早日獲悉這份信息,相信眾多投資者都會提早作出拋售的決定。漢王在3月18日的年報中,對業績變臉只字未提,一季報虧損的最早披露,是4月19日姍姍來遲的預虧公告。
業績變臉,究竟始于何時,高管們是何時知道的?這成了需要首先核實的問題。
漢王科技在一季報預虧公告中給出的業績變臉理由為:作為主導產品的電紙書銷量、價格雙雙出現明顯下滑。那么,電紙書銷量、價格雙下滑是從何時開始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多方調查,向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漢王授權經銷商了解電紙書產品的銷售變化情況。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電紙書價格、銷量雙降并不是發生在今年3月18日年報披露之后,而是自去年第四季度就已經出現。漢王廣州授權經銷商告訴記者,從去年12月開始,他代理的漢王電紙書就賣不動了;每個月一般就賣出幾臺,拖累自身連鋪租都交不起,情況相當慘淡。
同時,從漢王公布的財報數據看,也證明了經營情況的惡化早已發生。去年第三季度,凈利潤僅為1314萬元,環比下降71%,每股經營性現金流量為 -0.94元;去年第四季度的凈利潤為-1212萬元,每股經營性現金流量竟然為-2.93元;今年一季度凈利潤為-4618萬元,每股經營性現金流量為 -0.6元。
由此可見,業績的惡化從去年第三季度已經露出端倪,第四季度就已經開始爆發,到了今年一季報變得更加惡化。所以,一季報業績變臉,并非突然發生的,而是早有苗頭。
那么,漢王3月18日披露的年報,是否應該提示一季報的業績風險呢?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亞馬遜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杰夫·貝佐斯在聲明中稱,消費者現在更經常地選擇Kindle圖書,而不是印刷圖書。我們對于發生這種事情曾經抱有很大的希望。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想到這種事情發生的這樣快。我們銷售印刷圖書已>>>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78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