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思科的錢伯斯和微軟的鮑爾默(Steve Ballmer)有很多共同之處。他們十多年來分別執掌的思科和微軟都是占盡優勢的科技巨擘。同時他們也都讓自己的股東大失所望。其中的區別僅僅在于,一位承認了自己的失誤并對此懊悔不已。
多年來把思科的現金浪費在收購和定價過高的股票回購上,錢伯斯終于幡然醒悟。他毅然決定對公司進行重組,重新側重于核心的網絡業務,并精簡管理層。正如他周三所說的,"我們承認面臨挑戰,我們知道必須做什麼。"
錢伯斯已經派發過一次股息。如果他能抵制住誘惑,不再去進行收購活動,他也許可以讓思科的股票起飛。過去十年來思科在收購方面擲出340億美元,其股票回報情況也時好時壞。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就在思科公布第三季財報之前,微軟同意斥資85億美元收購Skype。這一計劃的成本相當于收購對象營收的10倍,從財務角度來看根本站不住腳,微軟就在這樣的條件下奮不顧身地躍入錢伯斯過去所稱的"延伸市場(market adjacencies)"。
也許Skype可以為微軟的許多產品帶來一些協同效應。但這種好處模糊不清,和思科勉強收購有線電視機頂盒以及手執攝影機從而涉足消費業務的做法看起來如出一轍。
那麼,為什麼錢伯斯最終能明白過來,而鮑爾默卻仍然一味地構建其延伸市場的帝國呢?畢竟,微軟的股票在過去10年里表現一直遜于思科,其股價跌幅超過25%,是思科的三倍--盡管鮑爾默幾年前的確派發過股息,讓投資者的整體回報稍微好看了一點。
一個簡單的解釋就在于股東。錢伯斯決定對公司進行重組時正被維權股東搞得焦頭爛額,沒有哪個大股東會出面保他,錢伯斯深知不作為是很有風險的。
相反,在微軟所有權方面占據主導地位的仍是公司董事長暨創始人比爾蓋茨,他和鮑爾默共計持有逾200億美元的微軟股票,比重超過10%--這絕非外部投資者能積聚的。有了這一層保護,鮑爾默還能繼續這麼神氣活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推薦閱讀
據知情人士透露,黑客上月在對索尼在線娛樂系統攻擊時使用了亞馬遜旗下網絡服務部門(WebServices)的服務器。 北京時間5月14日上午消息,據知情人士透露,黑客上月在對索尼在線娛樂系統攻擊時使用了亞馬遜旗下網絡服務>>>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79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