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保障房還是企業“員工村”?
在全國保障房建設任務大幅加碼的背景下,廣東順德最大的保障房建設項目因為企業“量身定做”而成為焦點。
今年4月20日,面積約為7萬平米的順德北滘鎮廣教居委會西洲前路以南地塊,被美的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以2.2億元底價拍得,折合樓面地價為954.56元/平方米。
據媒體披露,按上述土地招標公告,該地塊的競拍對象必須為順德大型企業,該批保障性住房建成后,將定向供應順德大企業員工。
而根據公告,“大型企業”是指2010年度納稅額超過20億元人民幣的企業,能滿足該條件的順德企業只有美的集團——該集團去年納稅額超過30億,占順德總財政收入的30%。
由此,引來了該保障房項目是為美的集團“量身定做”的質疑。
“此前(保障房)都是政府直接投資,限于財力不足,難以充分滿足需求。北滘大企業集團匯聚,外來工住房需求迫切。今年順德將嘗試引導社會資金進入保障房建設,以限價房和公租房的形式配給員工居住。”順德區國土城建和水利局常務副局長陳仲賢解釋稱。
試水社會資本建保障房?
順德在保障房建設任務驟增之下,試圖尋找資金支撐
順德北滘大企業員工保障房項目,是順德引進社會資本建設保障房的一個試點。
按照前述招標公告,該企業須在該地塊建設不少于2400套保障性住房,其中限價房和公租房分別不少于2000套和400套。此舉也意在實踐順德此前的承諾——非順德戶籍人口符合一定條件的亦可享受保障房。
據陳仲賢介紹,地方政府早就想在工業區示范建立保障性住房項目,定向供應大企業員工。“具體效果如何尚待時間驗證。如效果好,可在順德其他地方復制這一模式。”
陳所說的模式,即以低價出讓地塊給企業、設定保障房建設目標、并按條件提供給大企業員工使用。
該局辦公室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除了該項目外,順德在建設大企業員工保障房項目方面尚沒有其它計劃。
另一方面,這也是順德在保障房建設任務驟增之下,試圖尋找資金支撐的一個探索。
按今年年初的計劃,順德區擬新增各類保障性住房1000套,因未達到省府要求,目標修訂為1300套。
廣東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對本報分析,在不包括出讓地價的情況下,包括周邊配套建設成本在內,保障房每平方米的造價大概在2500-3000元左右。如果包括征地等成本,一套60平米的保障房,總成本大概在24萬元。據此計算,1300套保障房的成本約為3.12億元。
剛剛征求意見完畢、將于今年年底出臺的《廣東省城鎮住房保障條例》規定,地方政府要拿出土地出讓金的5%以上用于建設保障性住房。2010年,順德區土地出讓金為75.55億元。按5%的比例,當地可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資金達到3.78億元。要實現此前定下的1300套的目標,壓力不大。
但4月份廣東省召開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會議,在全省定下今年建設31萬套保障房的任務后,順德今年分到的任務加碼到7750套,比年初目標增加了6倍。
本報記者從順德廣教保障房項目的環評報告中了解到,僅此項目,總投資就達5.6億元。廣教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是今年順德計劃新增保障房的一部分,包括2000余套限價房和400套公租房。
保障房建設目標的翻倍,意味著資金投入必須同步猛增。陳仲賢接受采訪時也表示,任務加碼,單靠政府資金建設保障房難以完成,引入社會資金勢在必行。
大企業“定制”保障房
地方政府的作用就在于加強監管
但是,順德為美的集團量身定做的保障房項目曝光后,受到了土地低價定向出讓和保障房供給方式的公平性的質疑。
合富輝煌集團首席市場分析師黎文江分析稱,一般來說,企業建設保障房,以企業符合條件的自有土地來建設為宜。但政府單獨拿出一塊地,廉價出讓給某一個企業的確欠妥。“為什么其它企業就沒有競拍資格?畢竟土地是公共資源。”黎文江說。
按照公告,公租房出租對象也為順德區大型企業員工;限價房銷售對象為順德區大型企業連續工齡達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員工,且都須符合廣東省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文件的規定。
“這對其它符合條件的居民,也未必公平。”黎文江說。
不過,在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看來,這種操作方式,這是政府鼓勵企業參與建設保障房的一個方式。通過優惠的方式——將土地低價出讓給企業——來推動保障房的建設,“值得探索”。
按照招標公告,該地塊的限價房單套套內建筑面積45至90平方米,最高銷售價格須報區發展規劃和統計局批準;公租房單套套內建筑面積30至60平方米,租金按不高于同期、同區域、同類型普通商品住房平均租金的80%計收。
“讓企業參與進來,給予一定的利潤是必須的。”王玨林對本報分析,而企業擁有優先配置權也是一種激勵措施。
王玨林認為,引進社會資本建設保障房,關鍵不在于選擇哪個企業,而在于政府的監管——保障房用戶是否都達到了國家或者地方政府制定的標準。
王玨林表示,包括企業內部員工在內,政府應該對全市的保障房指標應該統一調配。允許企業建設好保障房后,優先供給內部職工;但前提是這些內部職工必須符合政府申請保障房的規定。而在此基礎上企業內部消耗不了的,應提供給社會符合條件的居民,并由政府統一安排。而這個過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就在于加強監管。
對于外界質疑,陳仲賢回應稱,保障房大原則不變,主要面向中低收入的普通員工。“我們會制定嚴格的準入標準,防止保障房變‘福利房’。”陳說。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葉石界)
推薦閱讀
財報顯示,英偉達第一財季的利潤為1.352億美元,合每股收益22美分,同比下降2%。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聲明中稱,該公司核心的圖形芯片業務是穩固的。他同時強調指出該公司面向移動計算市場的Tegra處理器業務大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保障房成美的員工村 供給方式公平性遭質疑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7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