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市場上的危險信號已經閃現,英特爾加快了在移動設備芯片市場中的布局速度。
4月18日,英特爾旗下風河(WindRiver)系統表示,已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成立了一個移動技術團隊,專注于研發包括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在內的 Android產品。風河系統為英特爾于2009年以8.84億美元所收購,它主要幫助客戶開發并管理手持設備軟件。當時,這項交易被認為是英特爾拓展移動設備軟件市場的一個信號。
除了成立新的工作團隊,英特爾還更新了芯片設計。4月11日,英特爾在其信息技術峰會上宣布推出了全新的英特爾凌動平臺,其研發代號為OakTrail——英特爾首款續航能力可達8.5小時的芯片,它將主要應用于平板電腦。
對于英特爾相繼在軟件和硬件領域采取新舉措,業界均相信這是芯片巨頭加速進軍移動終端市場計劃中的重要步驟。
尷尬的巨頭
IDC和Gartner市場調查數據均顯示,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已經成為阻礙傳統PC市場增長的一大威脅。IDC稱,由于消費者和企業推遲購買新的電腦和把重點轉向平板電腦,2011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貨量相比去年同期出人意料地下降了3.2%。野村證券的分析師羅米特·薩赫預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組成的移動市場,其規模將在未來幾年內成長至PC市場的1.5倍。
其實,英特爾進場并不太晚。
2008年3月,當上網本在市場上大受歡迎之時,歐德寧即在上海迅速推出首款專門面向移動終端的凌動(Atom)芯片,這讓英特爾成功地趕上了第一次移動大潮。2010年1月,英特爾曾展示了一款名為Moorestown的芯片,并表示將用于LG智能手機。但隨后,公司取消這款芯片的發布。而用于平板電腦的首款長航時芯片,歐德寧也是遲至今年4月才推出。
在新崛起的移動市場中,大放異彩的是高通、Marvell和博科等公司,它們的芯片均采用ARM架構。ARM處理器架構的最大特點是功耗低、成本低,英特爾x86架構的凌動芯片,雖然性能很好,但耗能表現不令市場滿意。
有分析認為,由于長期信奉周期性提升性能和速度的摩爾定律,英特爾一直未對能耗給予應有的關注。這種不足在傳統PC市場上難以顯現,但在體積小得多的移動終端產品上,能耗問題一下子變得突出起來。有數據顯示,蘋果iPad2的電池的續航時間可以長達10小時,而體積相近的基于凌動體系的上網本的續航時間一般為3小時。
據統計,ARM架構芯片占據了平板電腦、智能手機處理器80%的市場份額。其中,高通、德州儀器和三星等三家公司芯片的出貨量約占ARM“聯盟”的87%。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對于火熱的云計算和移動應用,SAP中國區總裁蕭潔云昨日下午表示,SAP的云計算產品早已在中國推廣,而移動應用則處在嘗試階段,未來希望能在中國實現翻倍的增長。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雷霆)5月12日消息,對于火>>>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能耗制約英特爾傳統優勢 歐德寧不待市場成熟即掀反攻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79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