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天前,業界紛紛猜測業績堪憂的希捷能否吃下三星電子的硬盤業務,但這家行業老二還是硬著頭皮出手了。
4月19日,三星電子與希捷科技公司聯合宣布,兩家公司已簽訂協議,三星將以13.75億美元的價格將旗下硬盤業務出售給希捷,交易將以50%股份和 50%現金的方式支付。其中,希捷所售股票部分占全部普通股的9.6%。交易結束后,三星將有權向希捷董事會委派一名成員。不過,該交易有待美國和國際監管機構的批準。據稱,這宗交易將是三星電子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出售。
根據協議,希捷在收購結束后還將為三星的個人電腦和消費電子產品供應硬盤;兩家公司計劃擴展現有的專利交叉授權協議,并共同開發企業級存儲解決方案。希捷預計,該交易不會產生任何相關的重組費用。
三星電子半導體事業部總裁權五鉉表示,為市場和消費者提供價值是簽署這些戰略合作協議的首要目的。他說,三星期望能與希捷共同擴展現有戰略合作關系,為各類消費者、企業及行業應用提供創新性的技術解決方案。
對于三星來說,這是一樁不錯的買賣。稍早些時候,《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三星欲尋求將該部門以15億美元價格出售,但也考慮將價格降低至 10億美元。韓國券商未來資產證券公司分析師表示,三星電子在這一業務上并不賺錢,未來也不太可能賺錢,賣掉它是一個很好的決定。
就希捷而言,它為這次交易的付出還算公道,但其目前的財務狀況不夠樂觀。截至4月1日的財季,該公司凈盈利從上年同期的5.18億美元降至9300萬美元,猛跌82%;營收從上年同期的30.5億美元降至27億美元,下降12%。
各自的如意算盤
三星于1989年開始制造硬盤,去年第四季度,該公司占據全球硬盤市場11%的份額。業內分析人士稱,出售非核心業務的硬盤可以為三星新的兼并和收購提供資金來源。韓國投資證券分析師韓升勛指出,對于三星來說,賣掉硬盤部門不是壞事,通過這筆交易,它可以更具競爭力。
業界還普遍認為,三星將利用出售硬盤業務獲得的資金,在健康醫療和綠色能源等新興領域展開更多收購和擴張。今年2月,韓國人宣布將與美國生化制藥商昆泰建立合資企業,將業務領域由消費電子拓展至醫療保健。三星集團執行副總裁金泰韓稱,由于需求巨大,到2012年三星計劃在生物制藥領域的年營收達到1.8 萬億韓元。
向希捷出售硬盤業務,令三星如釋重負般地甩掉“雞肋”業務。“三星已經變得非常靈活,它可能是更積極地收購和并購”,友利投資證券公司的分析師ParkYoung-joo說,硬盤不可能像芯片那樣成為其核心業務,它更可能在新的業務領域發力。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來自臺灣地區零部件廠商的消息稱,蘋果代工廠商富士康成都工廠正面臨勞動力和原材料緊缺局面,這可能影響到第二季度的iPad2和iPhone4出貨量。 北京時間5月11日晚間消息,來自臺灣地區零部件廠商的消息稱,蘋果代工廠>>>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79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