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股票很快我就會賣掉,因為國美電器的股價在我看來不可能再漲了,而很多機構已經選擇了撤出,從機構云集的熱門股票到現在成為散戶的集中營,這樣的股票在投資價值上是沒有前途的。”
4月底,面對本報記者的追問,陳曉在上海浦東康橋家園的家中做出了這樣的表述。而一旦將手中1.38%的國美電器股權出手,陳曉就將徹底切斷與國美電器及其一手創辦的永樂電器一切聯系。
陳曉似乎沒有任何留戀,在他看來電器連鎖的好日子都要結束了,因為賣場經營模式已成為無論消費者還是供應商都想擺脫的“高價”賣場。
對離開國美的前因后果,陳曉也選擇了和盤托出。在他看來,去年那場內戰后自己已與國美電器今后的路線完成了切割,也就是未來無論國美電器業績如何都與陳曉無關,是其后繼者的責任。
其實去年9月28日特別股東大會后,陳曉就基本退出了對國美電器經營層面的介入,而是開始去逐個查看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在短短半年多時間內陳曉已經以小股東的身份投資了包括永樂電器前副總裁束為創辦的家用用品連鎖“明巢實業”、西門子中國區原銷售總經理吳建科創辦的服裝企業,以及在二手車租賃占有率第一的“51汽車網”等五六家公司。
按照陳曉的說法,“永樂和國美這些都已經過去了,我新培育的幾個兒子都在快速成長,所以已經沒有什么好遺憾的。”
“沒有人可以趕我出局”
雖然陳曉一直試圖回避離開國美的話題,但他還是忍不住說出了這樣一句話,“現在外界都在說是大股東和貝恩投資聯手讓我出局,但我要說的是,如果我自己堅持不走,沒有任何人可以趕我出局,不過那樣對我沒有任何意義。”
在陳曉看來,是其主動放棄了國美電器董事局的職位,他還否認了去年11月大股東與董事局達成的諒解備忘錄中有陳曉一年內自動離職的條款,他笑著告訴記者,“這些都是外界的主觀臆測,股東大會上大部分股東選擇了讓我留任,我怎么可能答應這樣的條件呢?”
但他到底為何選擇離開?昔日的對手張大中出任國美電器新的董事局主席,陳曉如何想?
陳曉表示,“去年9月28日其實是個分水嶺,我需要的結果都已經達成,10月我就開始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投資項目,目前敲定的幾個投資項目基本上都是當時看好的。”
國美事件再露面 陳曉大爆國美財務漏洞
他回憶了去年內戰的詳細過程,去年6月24日陳曉在上海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第一次提到了“魚死網不會破”、“國美再也不會回到20個月前”等敏感說法,在文章見報后黃秀虹、黃燕虹曾拿著媒體報道給獄中的黃光裕看了,很快黃光裕就拋出了讓陳曉、孫一丁等四位高管離職的說法。
其實雙方的斗爭是從2010年3月開始的,一位接近陳曉的國美電器人士表示,“在2008年11月黃光裕夫婦被拘捕后包括黃秀虹、黃燕虹在內的很多黃家人士都失去了聯系,于是王俊洲、魏秋立等高管選擇了讓陳曉出任董事局主席,而3月黃秀虹突然回到公司聲稱黃光裕希望由其來出任上市公司的董事局主席,但這一要求遭到了陳曉和其他高管的反對。”
于是雙方矛盾開始激化,當時黃秀虹就曾提到“即便把國美拆掉打爛也不能讓他們拿到”的偏激說法,而5月11日國美電器年度股東大會上甚至投票否決貝恩投資的三位非執行董事人選。
對此陳曉表示,“大股東的很多做法是不理智的,作為公司增長最大的受益者,把公司拆了分了對其有什么好處呢,即便他們選擇這樣,還有其他股東不同意他們這么做呢?”
其實對于5月11日的這次大股東的突然發難陳曉也有些后怕,“如果當時大股東就提出要改組董事局,在投票率只有62.5%的情況下,那么陳曉就只有離開,結果大股東選擇錯了攻擊對象,因為貝恩投資有保護協議的保護。”上述人士表示。
張大中出山是利益結合的產物
陳曉對去年6月的公開表態并不后悔,在他看來后來網上攻擊他的輿論大部分都是被操縱的,他告訴本報記者,“他們在這方面雇傭了三家公關公司總投入超過6000萬元,可以說是下了血本,而且有著自己策劃好的傳播節奏,最初我也不太理解為什么很多知名的管理學、經濟學和媒體人士都站在他們那邊說話,后來想想這背后的利益結合就不難理解了。”
同時他對有些政府部門這件事情的作用也有些不滿,他直言,“一個罪犯還在外部發揮這么大的影響力,政府難道不知道?但他們最終選擇了不干預。”
對張大中出任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的選擇,陳曉則很直接,他表示,“總比黃秀虹、鄒曉春出任好,不過這背后有著利益的選擇。”
陳曉透露,“外界都在說我與張大中有很大的矛盾,我跟他在2007年沒有多少矛盾,我們的矛盾就在大中電器的價格上,當時蘇寧電器只給出了18 億元的收購價格,我給到28億元已經很考慮多年的交情了,因為即便大中IPO上市的市值也不可能達到這一數字,但是黃光裕最后給了36億元,這背后難道僅僅是為企業考慮嗎?當然不是,今天張大中出來救急已經說明了當時的問題。”
而對于國美電器管理層可能出現的動蕩,陳曉則表示,“這些高管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打算和職業規劃,這是很正常的,我也希望國美電器的管理層保持相對穩定,但可能很難。”
在去年國美內戰時很多高管選擇站到了陳曉一邊,然而事實似乎并非如此,一位接近陳曉的人士表示,“雖然8月12日這些高管出來面對媒體,這都是在陳曉多次勸說下才出來的,當時說主要是介紹歷史問題,但當天上午副總裁李俊濤依舊試圖以出差為由拒絕見面,而在媒體報道高管倒戈的新聞后,很多高管都私下打電話給大股東方面解釋問題。”
顯然每位高管都試圖在兩者爭奪的罅隙間找到生存空間,王俊洲、魏秋立則一直沒有與媒體見面,而對于當時新聞稿中關于王俊洲支持陳曉的言語見報后,王甚至大發雷霆。
如今大部分高管選擇留任,陳曉對此表示理解。因為在黃光裕出事前,他與王俊洲等高管的關系也非常緊張,而真正讓這些高管當時與他站到一起的,正是黃光裕讓黃秀虹或者鄒曉春出任董事局主席的建議,以及黃家拋出的“蘇寧趕超國美是管理層的策略失誤導致”,這讓在國美最困難時期堅持下來的高管不滿。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提交了一項旨在保護網民隱私的議案,法案要求,企業在不征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禁止收集他們的個人信息。服務提供商可以收集與服務相關的信息,可一旦服務完成必須將這些資料刪除。 北京時間5月10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陳曉大爆國美財務漏洞:沒有人可以趕我出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79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