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早8點,蘋果公司iPad2平板電腦正式登陸中國內地市場銷售,北京三里屯蘋果專營店門口再現銷售盛況,排隊搶購者多達百人。
伴隨蘋果發布第二財季報告,蘋果營收一半來自iPhone和iPhone相關產品,公司毛利潤率更是達到了41.4%,這再次讓人們開始擔心:如果喬布斯離開,蘋果的業績到底會受到怎樣的影響?而蘋果在喬布斯帶領下創造的一個又一個商業奇跡是否可以持續下去?而喬布斯的下一任又會是誰呢?
事實上,早在喬布斯因病暫時離開的2004年,就有媒體開始擔心:在喬布斯帶領下茁壯成長起來的蘋果會不會因為離開喬布斯而崩潰。2008年,美國知名財經雜志《財富》甚至刊登文章,分析接替喬布斯擔任蘋果下任CEO的11位人選。
有意思的是,近日來自蘋果的內部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如果人選問題成為喬布斯離開后蘋果最重要的問題,那么,蘋果在喬布斯離開后肯定會出現問題。因為喬布斯是不可復制的。”
“重要的是,蘋果已經實現了由專業品牌向大眾品牌的轉變,曾給喬布斯帶來無限光環的創新理念,已經注入到了蘋果的血液里面,這無論是在公司架構方面還是用人方面。”
喬布斯給蘋果帶來了什么
對于喬布斯離開給公司帶來的這個巨大問題,曾經在蘋果公司任職的王強(化名)輕描淡寫地反問記者:“三星的崛起得益于李健熙,但為什么沒人關注李健熙的離開呢?”
對于三星,人們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有機制的力量,是公司合力的結果,但對蘋果,為什么人們缺少了這種理所當然的勇氣呢?難道在輿論的關注背后,暗示的是,蘋果的成功更多源自喬布斯本人,而非企業的整體運作?
所以最關鍵的問題仍然是喬布斯給蘋果到底帶來了什么呢?
英國《金融時報》Lex專欄在2011年初的《沒有喬布斯不行?》的文章中指出:“一個人——不管他多有創見——真的能繼續詮釋一家擁有近30年上市歷史,經歷過行業中和整體經濟里的風風雨雨,由成千上萬相互關聯的個體和工作流程組成的公司嗎?”
如果不是蘋果,很多人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但對于蘋果,投資人選擇了肯定式答案,這從喬布斯離開導致的股價大跌中就可見一斑。“這取決于他們是否堅持‘巨人論’,即蘋果或其他類似公司存在喬布斯這樣的‘巨人’。”上述專欄指出。
喬布斯對蘋果究竟有多重要,目前還不得而知。但一直以來,蘋果董事會對“他就是公司”的這種公眾認知放任自流,造就了一個怪獸。而這件事,對于那些信賴某個人的公司來說不啻是一個警鐘。
不過,在王強看來,“喬布斯就是一個理念,它把這一理念融入到其開發的獨特操作系統中,并把這個操作系統移植到了iPod、iPhone、iPad身上,形成了當前大眾認知的蘋果。”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理念也注入到了蘋果的血液里面,體現在公司架構,用人甚至財務的運作上面。即使沒有喬布斯,蘋果的風格也不會有陡然的變化。”
下一任:庫克?
而對于蘋果下一任的猜測,國際媒體這些年給出了太多的答案,而庫克曾因喬布斯2004年接受癌癥治療和2009年肝臟移植期間曾兩度執掌蘋果,被認為是未來的最佳人選。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由BrandZ網站發布的BrandZ品牌100強排名,蘋果已經超過谷歌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 5月9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由BrandZ網站發布的BrandZ品牌100強排名,蘋果已經超過谷歌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據《金融時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假如喬布斯離開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79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