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雷霆)5月5日消息,在PC市場被惠普宏碁趕超,曾經的全球PC市場第一的戴爾加快了轉型步伐,走向IT服務和云計算。但業界評論認為,戴爾依舊關心的硬件業務和消費類業務,將有可能拖累公司的利潤率。
數據顯示,戴爾服務業務的年收入達到77億美元,約占其總收入的12%。這表明,戴爾轉型收獲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戴爾CEO邁克爾·戴爾依然非常關注硬件。戴爾的軟件業務主要是出售其他公司的產品,而該公司的戰略則是通過更高效的服務來獲取業務,重點仍然是硬件。業界認為,以硬件為重點,和IBM的軟件戰略相比,戴爾的盈利能力顯得稍遜一籌。據悉,IBM軟件集團計劃到2015年為IBM貢獻一半的利潤。
邁克爾·戴爾還認為,新市場的巨大潛力是為中型企業提供服務,這類企業通常擁有數百至數千名員工。他還表示,作為該公司在服務領域的競爭對手,IBM和惠普主要著眼于大型企業,但這種商業模式的成本卻更高。戴爾沒有提及的是,IBM惠普固然成本要高,然而對大型企業的投入回報也將高于中型企業。
此外,戴爾并未放棄消費類業務,戴爾推出了Android系統的手機,并開始在全球銷售相同系統的平板電腦。不過,戴爾并不像上述對手那樣重視這些產品的成敗。
戴爾認為,這些產品在消費類領域是新的增長點,但在企業級市場,他們只是企業級解決方案中移動終端的一個產品,企業客戶需求任何產品,戴爾都會提供。
這或許又是一個包袱。為一個不太重視的業務,卻必須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與之形成對照的,軟件巨頭SAP堅持不做硬件,該公司堅持“只做最擅長的,其余的交給盟友”。
邁克爾·戴爾曾表示,平板電腦的快速崛起最令人吃驚。由此,戴爾對消費類領域反應遲鈍。如果判斷失誤太大,這將會嚴重影響公司的利潤。
推薦閱讀
5月3日,富士康總部鴻海科技集團以公司發言人、董事長特別助理丁祈安的名義,在臺北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聲明。聲明表示:“本公司曾在湖南衡陽調研生產制造電子相框及兒童電子書之可行性,該投資案并未定案;由于主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戴爾轉型IT服務 消費類業務或拖累利潤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