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科技界三位大佬諾基亞、蘋果、微軟相繼發布今年一季度財報。最新的財報表明,蘋果不僅超越諾基亞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更在營收和凈利潤方面雙雙超越微軟,過去20多年來季度業績首次超過微軟同期業績,成為科技界名副其實的新一代霸主。不過,蘋果要想重塑科技界霸主,還面臨諸多挑戰。
財報亮眼,蘋果相繼跨過兩座高峰
從營收規模來看,據微軟發布的財報顯示,在截至2011年3月31日的第三財季,微軟營收為164.28億美元,同比增長13%;而在截至2011年3月26日的第二財季,蘋果營收達到246.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35億美元大增82.7%。
單看手機領域,第一季度蘋果僅iPhone手機部門的收入就達到119億美元。反觀諾基亞,憑借1.085億部的銷量,盡管其手機收入近兩年來首次實現季度增長,達到94億美元,但當季市場份額卻從33%降至29%。美國調查公司Strategy Analytics表示,按銷售收入統計,蘋果公司已首次超過諾基亞,成為全球最大手機制造商。
從凈利潤來看,微軟一季度凈利潤為52.32億美元,同比增長31%。對于如此規模的科技企業而言,如此業績不可謂不強勁,事實上,微軟第三財季業績已經超過了市場預期,但無奈蘋果的財報太輝煌,瞬間“秒殺”后者。一季度,蘋果凈利潤高達59.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30億美元飆升了99.5%。而同期,諾基亞的凈利潤僅為3.44億歐元?約合5.03億美元 ,相當于蘋果當季凈利潤的8.3%。
此消彼長,移動互聯網成營收關鍵
如今,移動互聯網浪潮正深刻改變著業界格局。蘋果之所以能不斷超越,在于其很好地理解了移動互聯網的內涵,不斷創新,并打造出一條全新的產業鏈合作模式:
其一,在終端方面,蘋果著力于用戶體驗和精雕細琢,用藝術概念表達科技產品理念,塑造了獨特的品牌影響力,而堅持高端路線使其保持了高利潤率。蘋果一季度賣出1865萬部iPhone,實現了119億美元營收;其二,終端+應用捆綁,賦予原有的通信終端更多內涵,反過來,應用又拉動了終端銷售;其三,在渠道上,與運營商合作的模式增強了產品的排他性。
總體而言,三家科技界巨頭從財報上顯示的此消彼長也反映出通信互聯網行業的趨勢。
首先是終端市場的更迭。蘋果超越微軟的主要因素是Mac電腦和iPhone手機的熱賣,前者營收上升了28個百分點,而后者的營收更是飆升了113 個百分點。由于蘋果和平板電腦持續火爆,不斷蠶食個人電腦市場份額,微軟核心的Windows業務部門營收下降了4.4個百分點至44.5億美元。微軟表示對個人電腦市場的發展前景并不樂觀。如今,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大熱已經促使全球互聯網、IT廠商做出相應的調整。不僅是微軟,英特爾也開始為后個人電腦時代未雨綢繆。
其次,操作系統引發了市場格局變化。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遭遇諸多挑戰,智能手機操作系統被認為是移動互聯網競爭的制高點。目前智能手機市場上主要流行的操作系統有蘋果iOS、微軟Windows Mobile、Symbian、谷歌Android和黑莓Black Berry等。一方面,iOS、Android風頭正勁,呼風喚雨。另一方面,諾基亞漸趨衰老,塞班時代已經面臨窘境。
從整個產業鏈觀察,融合趨勢顯而易見。無論是互聯網公司、終端制造商還是應用內容服務商,都開始向產業鏈的上下游滲透,意圖為未來的競爭爭取更多的砝碼。
蘋果能否問鼎科技界霸主?
事實上,不管外界面臨怎樣的挑戰,蘋果公司都能以其創新的思維和產品為市場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毫無疑問,蘋果正一步步問鼎新一代科技界霸主。但是,隨著蘋果自身的發展,它也面臨著一些不可回避的問題。
從競爭對手來看,近日,諾基亞宣布裁員4千人,將塞班研發外包埃森哲,與微軟簽訂最終合作協議,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或孕育新的力量。盡管目前諾基亞英雄遲暮,但與微軟Windows Mobile的抱團合作是否會實現“王者歸來”也很難說。而各界巨頭紛紛殺入平板電腦市場讓蘋果瞬間多了上百個競爭對手。同時,Android陣營步步緊逼亦不可小覷。
專利大戰此起彼伏增加了不確定性。如今,蘋果與三星的專利大戰正如火如荼。此前,蘋果指控三星Galaxy系列手機與平板電腦侵犯蘋果 iPad與iPhone的技術與設計。隨即,三星展開反擊,在美國控告蘋果侵犯其10項手機傳輸技術專利。事實上,在消費電子領域經驗豐富同時又是全球第一大存儲芯片制造商的三星是蘋果最大的威脅。蘋果是三星的最大客戶之一,三星一直在向蘋果供應其零部件以及一些重要產品的芯片。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蘋果起訴三星是否劍指Android也未嘗可知。
對于蘋果自身而言,過于重視產品而忽略服務恐怕也一個致命的弱點。從“天線門”、“鬧鐘門”,到“隱私門”,自信將產品的用戶體驗做到極致的蘋果面對一次次危機而表露出的傲慢,讓消費者很受傷。但是,產品本身價格高、嬌氣等特點也受到消費者詬病。
此外,蘋果目前更多的是在個人電子消費市場呼風喚雨,產品的娛樂性多于商務性,系統的封閉性以及不支持擴展、下載應用收費等特點都是利弊共存的方面。
(本文來源:通信信息報 作者:李曉玉)
推薦閱讀
本周二,美國地區法官WilliamAlsup表示,目前在該案件中共涉及7項專利,132條訴求,另外還有數百條在先技術參考無效辯護,數量可謂過于龐大,為了達到10月份進行的審訊要求,最多只能有3條訴求和8條在先技術參考。 5>>>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0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