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僅一年多的時間,那些整天在電視上做廣告的電子書,似乎都不見了。不僅是電視廣告看不到了,在很多商店的電子商品窗口,銷售電子書的攤位幾近消失。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曾經風靡一時的電子書市場變成了今天這種蕭條景象?我們來連線中國之聲記者張棉棉:
主持人:根據你了解到的情況,經銷商們對今天電子書市場出現的冷淡現象抱有怎樣的態度?
記者:一位電子書經銷商表示,去年電子書熱炒完全是人為炒作起來的,其實市場需求并沒有因此而激發和改變,但現在以蘋果iPad為代表的平板電腦對一些需求更多元化消費者的吸引力消化了大部分電子書的潛在市場,特別是iPad一代的降價,導致電子書市場現在銷售基本停頓,所以很多電子書廠家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就停止對電子書的生產,逐步退出市場。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除了國內山寨品牌的日益增多,蘋果iPad在一年之內驟然席卷國內平板電腦近8成的份額,應該說提前消化了國內平板電腦和電子書的潛在市場,并順利接管了國內電子書的禮品市場,這也使得充滿泡沫的國內電子書市場開始崩盤。漢王科技董事長劉迎建曾說,如果還按照傳統的方式銷售電子書,終端市場應該會受到重大的沖擊,而易觀國際最新發布的數據也顯示,雖然國內電子書市場銷售銷量在去年第四季度突破了30萬臺大關,至31.78萬臺,但今年一季度銷量卻又下滑至30.42萬臺,首次負增長了4.28%。
主持人:專家們又如何看待目前電子書市場的發展前景?
記者:易觀國際分析師指出,雖然電子書市場價格有所下降,但是相比于平板電腦等產品的價格優勢是不明顯的,此外國內用戶對閱讀需求量以及付費習慣還沒有改變,加上電子書終端利潤空間較低,市場已經失去了進入的時機和價值了,此前專著于電子書市場的品牌EDO有關負責人近日也表示出迷茫與觀望的態度。
EDO負責人更不樂觀地指出,雖然說全球電子書市場有可能從去年的1200萬臺增長至今年的2500萬臺,但今年國內電子書市場最多也就維持在去年100萬臺的銷售水平,絕大部分的國內電子書廠家基本沒有生存空間了。
推薦閱讀
思科系統公司本周一推出其第一款集裝箱式的數據中心,較晚地進入了小型數據中心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Pad導致電子書市場銷售基本停頓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0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