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王燕)“前任CE0蘭奇上任以來很少預估錯誤,但是接連兩次季達不到目標,就讓宏碁開始去思考,蘭奇的策略是否正確,前任CEO的‘出貨量最大化’策略是錯的,不僅讓執行偏離了正軌,更傷害了宏碁長期發展的可能,”董事長王振堂如是說。因此,宏碁便毅然決然地撤換CE0。這更加向外界印證了公司高層的變動往往會帶來新的變革和新鮮血液的注入,會帶來經營政策和模式上的改變。宏碁此次亦如此。甚至有分析人士稱宏碁將一改以前成功的商業模式向“蘋果商業模式”轉變。
商場猶如戰場一樣殘酷和血腥。你不動未必敵人也未動,特別是在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的IT市場領域,向你挑釁的敵人往往在彈指一揮間將你置于不得動彈之地。當市場上出現了新的強大對手對自己的產品造成了威脅,處境往往是被動的。
有人評價宏碁成功的一大特色在于一直以來扮演著模仿者的角色。之前的宏碁,主打緊追前人的步伐,利用自己精于設計和高品質制造的優勢生產出優于同類產品且具有價格優勢的戰略。大規模生產的經濟效益使宏碁在PC領域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果是這樣的話,王振堂不贊成蘭奇出貨量最大化轉而啟用擁有研發背景的翁建仁,可以看出,宏碁今后將主打研發戰略,追求利潤化?是要創出自己品牌特色的宏碁?是要向特立獨行的蘋果靠攏?甚至是要模仿蘋果的商業模式?
那么,我們將對目前處于被動的宏碁深深的吸一口氣,為之捏一把冷汗。蘋果的成功并非偶然。《福布斯》雜志網絡版評價蘋果:在虛擬世界,蘋果的作用越來越像運營商,這個世界的地理界限由蘋果產品定義。如果是如此輕松容易的效仿,那么今日的蘋果早已不復存在。當然,宏碁可以說,沒想過效仿蘋果,然而,在今時今日蘋果巨大光環的籠罩下,由翁建仁帶領的宏碁會發展怎樣,我們不能得知。只是,這條路上應該布滿荊棘,充滿挑戰,當宏碁大步向前迎接另一個艷陽天時,新的不一樣的宏碁誕生了。
挑戰之一:資金鏈是否充足?
創新和尋找新的市場機遇,保證產品的獨特性吸引消費者,想必要在技術方向上投入大量的資金,且要通過層層測試,以達到真正符合消費者所需,這是效仿蘋果的根本。據知蘋果的現金相當于谷歌公司市值的1/2,手中的現金價值超過諾基亞、RIM和摩托羅拉移動市值的總和,即便蘋果的營收完全停止,目前的現金也足以支持蘋果的運營持續到2018年中期。這種大規模的公司在業內有幾個能與之匹敵?那么,不說要與蘋果一樣手握充裕現金,宏碁在這方面做好準備了嗎?
挑戰之二:發揮創新能力?
蘋果的過人之處就在于其強大的創新能力,iphone的成功上市給了諾基亞以一記重拳;ipad市場的成功占有給了微軟、英特爾等一流品牌甚至是其他領域的廠商以嚴重受挫。成為眾廠商嫉妒的對象,蘋果的創新能力以及第一時間發現滿足消費者的真正需求是成功的關鍵因素。那么,創新能力方面優勢不明顯的宏碁準備好了嗎?
挑戰之三:軟件系統平臺優勢?
蘋果一系列產品的成功意味著蘋果在硬件市場的成功。然而,軟件系統平臺也絕非自己的軟肋。iphone和ipad的成功是基于自己優秀的iOS系列的軟件平臺。如果不想被對手打敗就不要有任何弱點被人抓住。蘋果的的無懈可擊是值得眾多廠商學習的對象。宏碁在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方面不能和一線廠商抗衡,更不用說蘋果。王振堂表示:像是windows8操作系統、Android操作系統、ARM架構、X86架構等等,都有互相搭配組和的機會,未來筆記本還有許多發展的可能。這一席話似乎對宏碁未來的產品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架構,結果會是怎樣的組合和合作,會給宏碁帶來怎樣的經濟效益,目前不能下結論。畢竟,以消費者為重心的產品才是最重要的。
蘋果ipad此次帶來的災難不是小面積的,宏碁不是唯一一個感受到危機的企業,但是宏碁卻率先采取了行動。棄蘭奇用翁建仁,棄已得到證明的商業模式而把公司帶上轉型征途,是帶有冒險性質的。投資學中有句話是:風險越大則將來的投資回報會越多。在這里也適用嗎?一切為之過早。
推薦閱讀
該樓盤被北大收回,樓內眾多經銷商和公司面臨搬遷再尋它鋪,目前尚不知太平洋物業對未到期商戶是如何處理。不過,據經常在太平洋收貨的快遞公司稱,很多商戶都搬走了,還有很多商戶正在尋找新店面,多數不會離開中關>>>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0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