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中科技的衰落,不僅讓令中國軟件產業界振奮的“中國辦公軟件保衛戰”徹底淪為歷史,更昭示著中國已無可挑戰跨國巨頭的通用辦公軟件。
從意氣風發到債務累累淪為法庭被告,永中科技在近5年內的遭遇令人唏噓。
4月6日,《IT時代周刊》從相關方面獲悉,“永中集成Office”開發商無錫永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中科技”)在最近被告上法庭。原告方為無錫高新科技創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錫科創”),它起訴永中科技的理由是“未能及時清償房租、物業費和水電費,且資不抵債”。
永中科技曾在2003-2005年間的“中國辦公軟件保衛戰”中風光一時,其代表產品“永中集成Office”因在和微軟的多次競爭中中標多個省市的政府辦公軟件采購項目,與金山公司的“金山WPSOffice”并稱國內兩大通用辦公軟件。國際科技委員會在2001年出具的鑒定報告顯示,永中Office先期解決了微軟Office未解決的跨平臺操作、隨時儲存等12個方面的問題。
但自2006年開始,永中科技的運營每況愈下,公司內部也不時傳出高管不和的信息,直至面臨資產清算的結局。對此,金山游戲副總裁CTO陳飛舟不無感慨地表示,“都是商業模式惹的禍。”
從輝煌到沒落
永中科技在2000年1月24日由江蘇省無錫新區經濟發展集團總公司和海外的百慕大EvermoreSoftware公司共同投資成立。永中科技中外雙方的股權結構為51%和49%,在由5人組成的董事會中,無錫方面占據3席,但是,鑒于外方投資機構掌握有產品的核心技術,雙方同意由百慕大EvermoreSoftware的法定代表人曹參出任永中科技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且由百慕大EvermoreSoftware負責永中產品的海外營銷。
曹參,祖籍上海,4歲時隨家人到臺灣,1968年赴美深造,1980年在美國丹尼森系統工程公司負責企業系統軟件產品的研發。到了1983年,曹參回臺灣自主研制了電子表格軟件。1999年,在一次回大陸探親的過程中,他遇到了擔任江蘇江陰市統戰部負責人的遠房親戚章燕青。章遂將他推薦給正在尋找高科技項目的無錫市政府。2000年初,無錫方面和由曹參發起成立的百慕大EvermoreSoftware各出資270萬美元和120萬美元共同成立永中科技。此后,曹參揣著400萬美元,帶領著100多名毫無大型軟件研發經驗的員工,開始研發在他大腦里早已成型的集成Office。
借著政府辦公軟件正版化的東風,以及社會對國產軟件的高度期望,永中科技在前幾年的政府采購項目中很是風光,頻頻獲得政府和教育部門的青睞。其官方資料顯示,在2004年的政府采購中,他們中標21個省市,占據該年度省級政府采購除微軟外的最高份額;在2005年度的地市級政府采購中又中標40余家,在數量上超過40%,在整個地級市采購中也超過微軟占據國內第一的份額。
此后,隨著政府辦公軟件正版化基本實現,政府部門采購項目逐年減少,永中科技的經營業績一落千丈。資料顯示,永中科技在2005年實現銷售業績2071萬元,2006年陡降為888萬元,2007年繼續下滑至549萬元,2008年小幅增加至613萬元,2009年前3個季度的銷售額只有200多萬元——這也是永中科技最后的業績統計數字。相應的,永中Office的市場占有率從2004年的最高點20%下滑至如今不足10%。
為了挽救公司,永中科技在2009年10月27日舉行了臨時董事會決議,決定“由永中科技象征性出資與中方(或第三方)資本聯合組建一個新的公司,同時授予新公司現有知識產權的使用權。”
一個月后,無錫永中軟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中軟件”)成立。其中,永中科技出資1萬元,占股0.04%,專注于中國軟件及服務產業投資業務的北京華軟投資出資2500萬元,占股99.96%。2010年1月7日,華軟投資將50.96%的股份贈送給永中科技,使后者股份占比達51%,成為永中軟件的控股股東,但曹參和原永中科技的外方股東被排除在了永中軟件董事會之外。
經過資本運作和業務轉移,永中科技成了沒有實體的空殼公司。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一旦2330M問世,它將成為英特爾最快的i3移動處理器,其主頻為2.2GHz,比Corei3-2310M快100MHz。2330M的其他性能與2310M相似,例如同樣的雙核設計,3M三級緩存,支持DDR3-1333,TDP為35瓦。另外,2330M可以超線程工作>>>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0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