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IT業巨頭——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碩”)第二運營總部重慶落戶,其重慶制造的計劃也隨之開啟。
4月12日下午,華碩與重慶政府正式簽約,將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布局華碩全球電腦生產基地暨中國第二營運總部,這也是華碩在全球戰略布局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多功能型基地。根據計劃,華碩電腦將于未來幾年內在重慶地區累計投資1.5億美元投建該運營中心。簽約當天,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工信部副部長楊學山、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等人士參加了簽約儀式。
至此,大中華區華碩電腦的市場營銷策略、各配套廠家及關聯企業結算業務等都將在重慶完成。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表示,華碩電腦中國第二營運總部將集代工管理、市場營銷、結算和研發等功能于一體。而這與單純的生產線轉移并不一樣。
簽約儀式第二日,本報記者在申基索菲特酒店采訪了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談及重慶、華碩、蘋果公司、工業設計以及華碩最新推出的EeePad Transformer(變形款平板電腦)等話題,這位一貫在媒體前保持低調的,年近60的華碩全球掌門人,手舞足蹈興奮得像個孩子。
經濟觀察報:華碩把中國的第二營運基地設置在重慶原因是什么?重慶的交通運輸、采購成本并非優勢。
施崇棠:還是從大的方面說,成都和重慶都有天時這個條件,地利的話是重慶這邊一直很積極的去解決渝新歐的歐亞大陸橋問題,這是個關鍵。以前沿海地區的優勢是兩頭在外,那你(重慶)差了這么大的一個距離,整個運費的問題就需要去解決,那么它要變成整機加零部件,然后垂直整合一體化這樣一個產業鏈,才能夠真正解決跟沿海的這個(差距)問題。
在這部分重慶政府也下了很大的功夫,這很重要。渝新歐大陸橋對于整個供應鏈,從全球角度來講,你知道信息產業是一個速度的戰爭,整個供應鏈里面有很多的學問,時間上差一個或兩個禮拜,企業就有可能決出勝負,所以解決這個問題并不容易。現在能把這個歐亞大陸橋打通,這要通過很高的層次,比如國家層面之間來解決,我覺得是很了不起的成就,這也是真正解決我們這個產業鏈在世界戰場,像到歐洲決勝的關鍵。
其實還有很多細節,我感覺最重要的就是人和了,人遇到問題可以解決,重慶思考問題的宏觀考慮,也不怕遇到問題,甚至在針對問題方面有所創新,這個我很佩服。所以在這幾次過程中,我們很快感受到了重慶的苦干、實干的作風,華碩本身就是強調務實特質,我們做事情希望看得更長遠,我們兩方的特質都很像,很徹底的解決問題的態度我們也很喜歡,所以主要這個原因選擇這里。
經濟觀察報:重慶政府給予了什么樣的政策優惠和銀行貸款方面的支持?這個政策優惠,跟你們在江蘇比是否力度更大?華碩是否會考慮將一些某些領域的研發中心搬到重慶來?
施崇棠:政策方面重慶是很支持的,但是具體細節是有保密協定的,不能透露。
我一直覺得中國人是很聰明的,在科技方面甚至有機會超越歐美,我一直有期望和使命感,華碩也一直在努力。在中國西部,據我了解,有很多屬于軍隊方面培養的基礎科技人才,科技沒有白吃的午餐,還是要很扎實的從根做起,我也希望能結合西部的特質,包含西部的人文薈萃的特質,像川美等等擁有文化、藝術底蘊的學校。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蘋果雖是三星的芯片和面板的主要買家,但三星現在別無選擇。蘋果長期而言可能會分散供應商來源,但在短期內這么做的機率不高,主因目前沒有人能像三星一樣為蘋果提供如此完整的芯片解決方案。 4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碩施崇棠:選擇重慶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