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World》昨天發表文章《AMD能超越英特爾嗎?》文章,全文如下:
坦白來說,從總體來看,AMD的處理器沒有英特爾好。自Core 2 Duo問世以來,除了少數例外,英特爾的處理器總體性能和每瓦特效能都要好。如果是1999年,情況則不一樣。
當時AMD發布了Athlon處理器,英特爾的壟斷地位面臨嚴重挑戰,幾乎在每一項測試中,Athlon都超過了當時英特爾的最新處理器——奔騰III。它引發了速度競賽,一直到Athlon 64推出,AMD都保持優勢,好于英特爾。
現在AMD看起來已經身處絕境。不要誤會了,羿龍II絕非糟糕的處理器。在人們常用的程序上,它的運行速度相當快,AMD的定價也很有侵略性。但它依然落后于英特爾最新的芯片,不論是整體性能還是每瓦特效能都落后。在筆記本領域,AMD的芯片平臺的電池表現一直比對手差,尤其是相同級別芯片對比更明顯。
有可能再度超過英特爾
在過去幾年,AMD經歷數次大變并幸存下來。從長遠來看,收購ATI是一個明智之舉,但從整合上說卻是極有挑戰的。剝離AMD芯片制造業務,成立GlobalFoundries也沒錯。一些知名的高管也相繼加盟公司。那么,像AMD這樣岌岌可危的公司還能造出比英特爾好的芯片嗎?英特爾輕易就能造也大量的芯片,AMD與合作伙伴卻不能,它們需要幾年才能趕上英特爾的產能。我要問的是AMD能否造出更好的處理器,而不必是銷售最好的處理器?如果條件成熟,我想有可能。
在保持壟斷地位上英特爾占有極大優勢。在芯片制程技術上英特爾比其它企業領先超一年。AMD剛剛生產第一塊32納米芯片,而英特爾在2010年就已經量產了,未來8-9個月又會出貨22納米芯片。更小更好的制程意味著每塊芯片晶體管更多,芯片也更小更節能,運行更快,大量優勢積累出更好的性能,更節能,也更便宜。在過去幾十年里,英特爾擁有最好的CPU工程人才。英特爾近年不斷招人,并進入圖形、視頻和軟件領域。
AMD如何競爭:爭奪低端筆記本市場
那么,AMD如何與英特爾競爭呢?首先,它可以明智地挑選目標。AMD的Fusion C和E系列處理器很好,它們用來爭奪英特爾凌動處理器市場,凌動在低端上網本市場無法讓人滿意。凌動執行核心緩慢、圖形和視頻支持不夠,AMD看中其弱點,造出更高效、更便宜的低能耗處理器,足以支持筆記本,并解決了英特爾芯片的問題。AMD可以再接再勵,進攻400美元筆記本市場。就目前來說,攻其強處并不明智。
第二方面,AMD應該繼續專注圖形芯片。視頻和圖形性能越來越決定人們使用PC的方式,使用圖形硬件來加速網頁將更重要。在Sandy Bridge二代芯片中,英特爾已經意識到這點,投入許多精力改進,但它依然落后于AMD。Fusion A系列芯片主打中端筆記本(代號Llano),它將整合圖形芯片,遠超表現不錯的低端Fusion C和E系列芯片。這只是開始。AMD應該傾注全力保證一件事:人們如果不想要獨立顯卡,只想在圖形和視頻性能上進行日常工作,那么AMD系統就比英特爾系統好;如果用戶想買獨立顯卡,確保Radeon品牌顯卡在所有價位中都更節能。這是很難的任務,但一切都在AMD手中。
放棄智能手機和平板芯片市場
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領域,AMD應該退讓。在這個競技場上,AMD如果想爭奪市場份額,就要投入無窮的工程資源苦苦追趕。要想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AMD要擊敗ARM、英特爾、Nvidia、PowerVR、三星、德儀、高通……退讓能節省研發資源,從而用于為傳統PC制造強大的處理器。當然,智能手機和平板增長迅速,下一代Windows也會支持ARM架構,但傳統電腦不會立刻消失。每年傳統PC銷量上億臺。現在AMD的實力還不允許雙線作戰,至少在幾年內,它應該專注于PC、Mac、服務器市場。
Fusion A系列芯片和市幾個月后能否助AMD重返最高位置?你會不會在新的筆記本和臺式機里用它?我不是很確信。Fusion A架構是以弈龍II為基礎改進的,采用32納米制程,支持新的節能功能,內建GPU。當然英特爾相比它落后。在整合GPU的芯片中Llano會是王者,領先很多,但下一代的英特爾Core芯片將更快。在新的CPU設計中AMD需要什么?新芯片代號為Bulldozer,定于今年夏天晚期上市。它的多核設計如此不同尋常,我很難預測它能在性價比和節能上擊敗英特爾。就算擊敗對手,Bulldozer要想結束Fusion式的GPU-CPU設計也要到2012 年,到時英特爾將進入22納米時代。
AMD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須保持專注,在主要架構改進上縮短時間,并與制造商合作伙伴提高制程技術。
編譯/搜狐IT
推薦閱讀
劉迎建表示,目前從全球范圍來看,移動數碼產品呈4個發展方向,一是傳統筆記本,二是手機,三是平板,四是電紙書,漢王是電紙書目前國內絕對的市場領先者,2010年占有70%以上的市場份額,漢王今年首要的工作就是保住>>>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