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譚驥 實習生 蔣麗麗 發自廣州
清晨,在蘋果的iPad 2上市一周后,美國紐約的曼哈頓第五大街上,上百人排著隊等候著蘋果旗艦店里的iPad 2。根據國外分析師的預測,iPad 2在上市后的第一周賣出了100萬臺。同時,蘋果也在加緊趕貨。
iPad 2的熱賣加劇了傳統PC行業的痛苦:不涉足平板電腦,可能會面臨企業的危機;貿然跟進卻沒有蘋果的優勢。傳統PC芯片的霸主英特爾,就面臨產業轉型中的種種痛苦。
面對蘋果的強勢沖擊,PC霸主英特爾何去何從?
霸主的困擾
在傳統PC行業中,位居上游芯片生產的英特爾依然是霸主。
今年1月6日,英特爾發布了第二代酷睿處理器(Sandy Bridge),而這可以說是英特爾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產品發布。接下來英特爾會陸續推出29款處理器,10款芯片組以及很多該系列產品設計。
這得到了PC廠商的歡迎。3月25日,在廣州舉行的媒體溝通會上,三星華南筆記本總經理徐錚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英特爾的新品發布對廠商的銷售帶動作用比較大,因此,廠商非常歡迎。
而一位業內人士則表示,按照“摩爾定律”,芯片的性能隨時間大幅提升,對于廠商而言,在芯片新品上市后的一段時間,利潤會達到一個高點,隨后則逐漸降低,所以,PC廠商非常期待英特爾的新品。
一如既往,英特爾的新處理器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功耗也隨之降低,而更為關鍵的是其GPU融合的技術。
一直以來,英特爾、AMD與GPU廠商的關系都顯得頗為微妙。在以往,CPU性能還沒有如今的強大,獨立顯卡幾乎無可替代。在AMD成功收購ATI后,英偉達便成為了英特爾拉攏的對象。
但隨后, CPU與GPU未來的關系成為PC行業的話題,究竟是融合、取代還是共存?幾年前,英特爾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并且開始涉足獨立圖形芯片市場。
去年年底,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敘便在一次媒體溝通會上這樣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在2007年IDF上英特爾曾預測,2010年希望英特爾芯片里面集成的圖形性能增加10倍,而實際結果,是增強了25倍。
事實上,英特爾對于這一轉變的理解為,集成GPU性能的提升,可以進一步滿足大眾消費者的需求,而獨立的圖形芯片廠商仍然會繼續存在,其市場空間將定位為高端用戶。
目前,英特爾在傳統PC芯片的市場上,占有了約80%的市場份額,其主要手法仍然是依靠摩爾定律,在一定節點推出強大的芯片鞏固市場。但同時, PC廠商的利潤已經大不如前,而英特爾在PC芯片行業幾乎做到了極致。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戴爾全球營銷負責人安迪·拉克(AndyLark)稱,蘋果在平板電腦方面很難趕上Android或Windows對手,“如果你很富有且住在一個小島上,蘋果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你身處一個開放,互聯的公司里,蘋果的產品就不怎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iPad平板強勢沖擊 PC霸主英特爾面臨轉型痛苦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2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