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6日消息,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iAd廣告業務運營狀況不佳,而且已經開始有不少銷售人員考慮跳槽。
蘋果已經習慣了每發布一款新品都能夠迅速給一個行業帶來革命。過去十年來,它先后憑借iPod、iPhone、App Store和iPad做到了這一點。但是在借助iAd改革廣告行業的過程中,蘋果卻遭到了更大的困難。
盡管這種廣告本身看起來不錯,也引發了外界的好奇,甚至促使競爭對手也推出了與iAd類似的產品,但銷售狀況依舊不容樂觀。
蘋果最近將iAd廣告的最低購買門檻從100萬美元減半至50萬美元。此舉能夠起到一定的幫助。有消息人士透露,蘋果也的確在與很多廣告主進行談判。
但還有消息人士稱,iAd的銷售人員無法像在其他公司那樣自由,例如適當調整廣告費率。而最低購買門檻對于多數廣告推廣計劃而言仍然有些過高,況且銷售人員并不知道iAd平臺的發展方向——或者知道,但卻不能說。
另外,該平臺還存在控制問題:多數廣告代理機構和品牌都希望獲得一定的控制權,但蘋果卻依舊大權獨攬。
除此之外,令廣告代理機構感到不滿的還包括:無法在iAd中植入第三方統計系統,以及無法充分了解其客戶的廣告究竟出現了哪些應用上。
一家頂級廣告代理機構的高管最近透露,盡管他很希望客戶能夠在iAd上投放廣告,但卻從不推薦這種渠道。
還有消息人士透露,一些與iAd風格類似的大型廣告推廣活動已經投放到蘋果競爭對手的廣告網絡中。這些針對優秀廣告主推出的、100%定位于iPhone的富媒體廣告本應投放到iAd平臺,但卻事與愿違。
一位行業消息人士透露,這些問題已經導致部分iAd銷售人員開始考慮跳槽,他已經發現有些蘋果員工開始向其他公司投遞簡歷。如果銷售人員的薪水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銷售提成,而產品的銷售又很困難,那么跳槽就成為了最佳選擇。(當然,公平地講,或許這些人并不適合在蘋果工作。)
另外一名來自獵頭公司的消息人士稱,蘋果iAd部門似乎很難吸引或留住人才。他表示,一旦員工充分了解了蘋果的工作,便會意識到,它并不是一家媒體公司。
蘋果iAd部門目前共有21個空缺職位,包括本周發布的兩個位于紐約的銷售規劃師,一個上月發布的一個位于洛杉磯的區域銷售經理,以及1月發布的位于倫敦的業務開發經理。
了解iAd的消息人士透露,盡管在被蘋果收購后,Quattro Wireless的部分員工已經離職,但并未遭遇離職潮。而且當創業企業被大公司收購后,人員調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例如,谷歌收購AdMob后,就有很多員工離職。
盡管很多發布商仍在抱怨iAd的填充率過低,但蘋果依舊在面向頂級品牌出售iAd廣告。快速瀏覽幾款iPhone應用就會發現來自花旗集團和多芬的廣告。而最近也有人在Twitter上討論有關日產和Coldwell Banker的iAd廣告。
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不喜歡認輸,所以預計蘋果還將繼續向iAd投入資源。當蘋果宣布iOS 5的新功能時(預計在今年4月),便有望公布更多有關iAd未來發展的消息。
移動廣告仍然處于初期階段,蘋果還有很多時間將iAd打造成一項成功的業務,但是蘋果恐怕必須要放松一些要求。不過,由于喬布斯一向都崇尚控制權,因此很多人認為,只要喬布斯掌權,成功的廣告業務便與“蘋果的基因”格格不入。
蘋果并未對此置評。
推薦閱讀
蘋果ipad推出一代和二代之間的時間間隔了13個月,聯想由于采用兩個團隊并行研發,其9個月推出樂Pad2的節奏要比ipad快。楊元慶認為,樂pad在中國相比ipad有兩個優勢,一是品牌有優勢,二是樂pad價格比ipad要便宜500元>>>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2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