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行中國的洋賄賂又一次先在美國被曝光———日前,IBM在華再次曝出巨大的“行賄”丑聞: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稱,已與IBM公司達成協議,IBM愿意以1000萬美元的代價了結“行賄門”事件。其實,這并不是IBM第一次在華涉嫌行賄丑聞,上一次是2002年至2004年期間,該公司向中國建設銀行原行長張恩照行賄。
此外,IBM還被爆出在韓國、阿根廷等國也有類似的行賄案件,日本政府則緊急向IBM追繳企業所得稅,金額高達300億日元(約22.74億元人民幣),這是迄今為止日本國內金額最高的偷稅漏稅案。這么多起涉嫌商業腐敗的案件集中爆發或被揭露,人們對該公司藍色巨人的形象有了重新的認識。
中國新案或源于內部派系斗爭
根據已公開資料顯示:SEC指控IBM公司以提供跨國旅游、娛樂、禮品及現金酬勞等形式向中國部分官員行賄,違反了美國《反海外賄賂法》,其中提到了IBM 在中國的兩家全資子公司,即IBM(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IBM全球服務(中國)有限公司,并稱中國區兩名主要管理者及100多名員工參與其中。
SEC 方面表示,2004年至2009年期間,可以查實的IBM在華違規作案就高達114起。其主要行賄形式是:IBM員工在幾家中國旅行社設立行賄基金,用來支付中國政府官員海外旅游和其他旅游費用。此外,還利用商業伙伴建立行賄基金,向政府官員提供現金酬勞和不正當禮物(如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等)。
不過,新快報記者多方查詢,也無法獲悉IBM具體行賄了哪些人士,也不清楚哪些IBM在華職員涉案。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IBM與SEC達成了和解,并支付了1000萬美元,就意味著這件事已經私了。”他表示,除非其他原因,否則永遠也不會公布具體的名單。他說,“其實在內部可以通過小道消息、人員調整,及哪幾位經理人突然辭職而猜個大概,但對外就不方便說了。”
值得注意的是,不止一位業內人士認為該案曝光是內部派系斗爭的結果。2009年7月1日,IBM大中華區首席執行總裁錢大群接替退休的周偉焜,兼任IBM大中華區董事長。權力的交替過程中,出現一些波折也沒什么。但2010年初,時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點名要求警惕IBM正在推廣的“智慧地球”,對中國國家信息安全構成威脅。這讓錢大群團隊承受了巨大壓力。
據知情人士表示,IBM中國隨即展開了強有力的政府公關攻勢,并通過大量媒體公關手段弱化了該負面的社會影響的進一步擴大化。他推測,不少嚴重違規均發生在這期間。錢大群團隊之所以著力推廣“智慧地球”,是因為這是IBM首席執行官彭明盛(Sam Palmisano)與美國總統奧巴馬一拍即合的一項確立美國的未來競爭優勢的全球擴張“國策”。
一位了解IBM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SEC若不通過‘內鬼’,無法獲知IBM在華如此詳細準確的行賄材料,將案件‘釘死’的。”他認為,舉報人之所以肯冒著曝光而在圈內無法混下去的風險,必然有足夠大的回報才會配合SEC搜集證據。這些回報除了有限的獎金之外,更有可能是來自排擠掉目前的IBM涉案當權派取而代之。
業內人士揭開公關行賄伎倆
不管IBM賄賂案最終緣由如何,最終吃虧倒霉的仍然是中國。事實上,若沒有此案曝光,IBM在華的“智慧地球”斬獲頗豐,各地均有項目中標并正在進行實施中。
有資料顯示,過去一年期間,IBM在中國的“智慧地球”已中標多個重大項目工程。譬如,沈陽、南京、廣州、深圳等國內“智慧城市”的建設。此外,IBM還在濟南等地設立了專門的項目團隊。2008年10月,IBM甚至對青島海信網絡公司進行投資,以強化智能交通市場的布局。
不過,隨著案發,這種熱鬧戛然而止。據騰訊科技報道:華南某地官員稱,目前IBM“智慧地球”項目已經成為了一個燙手山芋,很多地方政府均已暫時凍結了相關合作,唯恐受到牽連。
那么究竟公關行賄是怎樣進行的呢?一位不愿具名的從業多年的資深公關人士告訴記者,雖然手法繁多,但真正有效的只有一個準則:“利益輸送”。他舉例來說,企業為了拿到某個招標的單子,除了自己拉關系之外,還要通過當地的伙伴公司、公關公司、旅行社等做工作。
該人士介紹說,“當一個單子有眉目時,再直接找相關人士談條件,甚至送錢時,誰敢收?誰知道是不是一個圈套?不過,相關人士都有親朋好友、同學、情人之類的人際關系,找對了人,事情就成了一半。”這時,當地的公關公司、旅行社及伙伴公司就成為大企業砸開市場的敲門磚。“通過這些公司的運作,比如舉辦一些第三方的研討會,把各方都請到一起,然后以發放‘勞務費’、‘紀念品’的形式先建立彼此信任的感情基礎。”
他還表示,其實旅游、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等只是面上可以看到的部分,屬于小兒科的“前戲”,真正的交易隱藏在之后的部分,但金額及方式不會曝光。對于 SEC指“IBM員工在幾家中國旅行社設立行賄基金,用來支付中國政府官員海外旅游和其他旅游費用”,他表示,這明顯是IBM方面沒處理好細節。他說, “換了我來處理,就不會出現這種‘低級錯誤’。”
除了以研討會的名義旅游、發禮物等,該人士還介紹說,“合作研究、著書版稅、辦培訓班、參照項目的商務考察等等,都是非常常見用來包裝的公關行賄形式。”他還表示,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等可以工作的名義,并第三方長期租借的形式來變相贈送,根本不會被抓到“痛腳”。
推薦閱讀
玩蘋果產品的玩家大概有體驗,越獄之后的iOS終端,可以任意安裝非APPStore購買的ipa軟件。這些軟件一部分來自網上網友分享,一部分則需要自購然后破解,這樣可以得到最中意的軟件,而且還可以分享給網友。 玩蘋果產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BM行賄門或源于內部斗爭 業內人士揭開公關行賄伎倆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2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