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黎姣
北京時間3月3日凌晨,地球另一端正上演著讓無數“果粉”振奮的一幕: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宣布,iPad2將于3月11日在美國上市。此言一出猶如發令槍響,等候多時的“果粉”撒了歡兒似地涌向蘋果專賣店
在美國,賈斯汀·瓦格納炮制他作為美國“iPhone 4第一人”的成功經歷,在iPad 2發售前三天,就到蘋果專賣店門口搭起了帳篷,最終又獲封“iPad2第一人”;一位應用開發人員哈奇姆·塞耶德為了第一時間獲得iPad2,不惜花費 900美元雇人幫他排隊;此外,一些包括老太太在內的華人掃貨大軍也占領了蘋果專賣店門前的一席之地,“黃牛黨”甚至拿著編織袋去購機。蘋果專賣店儼然成了七大洲四大洋、不同膚色“果粉”的“朝圣”之地。iPad2在發售起1個小時內,全部售罄。
究竟是什么讓這顆被咬了一口的“蘋果”擁有如此大的魅力?
已經移民到美國的欒正陽,是個不折不扣的“果粉”,幾乎使用過所有蘋果的產品。iPad2發售后,他也預訂了一臺,由于缺貨,4月才能到手。欒正陽說:“蘋果產品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操作體驗。就像我很喜歡繪畫,就在iPad上下載了一款可以繪畫的軟件,這很有趣。”
“我喜歡蘋果的產品,是因為它代表了一種趨勢。原來我們買手機,只會關注它本身的功能,信息存儲量、是不是能聽音樂、有沒有藍牙功能,而且都是鍵盤操作。但是iPhone讓我們看到,手機可以是純屏幕,而且可以成為一個移動終端。”在IT行業工作多年的楊彬,早在2004年就開始使用蘋果的電子產品,iPod、iPhone、iPad等,他都已擁有。而iPad2的熱潮還未退去,楊彬已經決定,蘋果公司發售iPhone5的時候,自己一定會買一部。
然而,隨著“果粉”數量不斷遞增,蘋果似乎有些變質了。一個值得玩味的事實是:據一位水貨商介紹,iPad2行貨還未在中國發售,他們已經于19日拿到現貨了。盡管定價比美國的售價高出近一半,卻仍然供不應求。
一些已經拿到iPad2的用戶雀躍地在網上發布照片,并像iPad2廣告一樣形容它“薄了、輕了、快了”。 甚至一些明星也在為iPad2做“免費廣告”。
作為蘋果迷的在校大學生李光曉也許“窺視”到了一些用戶的心理:蘋果根本不用做得有多好,只要有新的產品出來就會受到追捧。就像當初iPhone發售之后,大家蜂擁而至,甚至有奶奶為了滿足孫子的需求,排長隊購買。一時間,iPhone幾乎成為“街機”。
“為了不跟別人撞機,所以我改用其他品牌的手機。從前,我喜歡在網上同其他‘果粉’交流使用蘋果產品的樂趣,可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對蘋果產品只是盲目崇拜。”李光曉話里滿是失望。
楊彬用一句話總結了iPhone的盛行:街上人們雖然穿著各式各樣的衣服,但卻都拿著iPhone4。
“我們中國的消費者應該重塑對蘋果的認知。很多人認為它是用來炫耀的,但是在美國,沒有人認為蘋果的電子產品可以象征自己的經濟實力。”欒正陽深刻感受到兩國消費者的觀念差異。
記者在走訪蘋果專賣店時,就看到一位顧客買了兩臺iPad1,當被問及為何不等iPad2上市再買時,這位徐先生給出的答案是:“我是買來送人的,著急,等不到iPad2了。”
看來,蘋果產品已經不光是簡單意義上的電子產品了,更成了一種可以裝潢面子的時尚禮品。
喬布斯相信最簡單的設計,當他的團隊多次告訴他一個鍵做電話不可能,他堅持“我的電話只要一個鍵!”那么,為什么我們對蘋果的情感,不能如單鍵一般簡單呢?
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胡泳認為,現在的蘋果用戶大多在跟風。“有些用戶并非從產品的功能角度出發來使用,而是看到別人在用,覺得很時尚、很酷。但一些資深用戶會發現,iPad居于電腦和手機之間,對于比較強調產品功能性的用戶來講,它其實是個很尷尬的產品。并且,iPad在某些地方并不盡如人意。”誠如胡泳所言,許多用戶就一直在指出,iPad2有輕微漏光、黃斑、后臺程序關閉復雜等情況。
既然蘋果并非十全十美,那它受人追捧一定另有他因。在胡泳看來,這只“蘋果”受歡迎,有三方面原因:蘋果產品的觸摸屏界面非常方便;它的多媒體體驗讓用過的人感受愉悅;它背后商業模式的塑造,也使得用戶可以下載大量好玩兒的第三方應用軟件。
除此之外,蘋果產品的創新理念也著實吸引消費者。“很多年前就已經出現平板電腦的概念,也有過類似的產品,但卻一直沒有合適的定位。直到 iPad出現,大家才發現,原來平板電腦可以這么玩。”胡泳認為,正是蘋果的不斷創新,激活了平板電腦的市場。眼下,摩托羅拉、惠普、三星等公司均加入這場平板電腦爭奪戰,這是否會轉移消費者的注意力?
“喬布斯有點像藝術家,他注重用戶體驗,比如他有80%的能力,他會讓你全部體會到。但換做比爾·蓋茨,他會注重功能的強大。”楊彬仍然看好蘋果的產品。
“隨著更多的平板電腦加入到這個陣營當中,消費者會逐漸形成自己的喜好,繼而產生分眾,F在是蘋果啟動了這個市場,所以它占據壓倒性的地位。如果市場足夠大,蘋果一家也不可能通吃。”胡泳更關注未來的趨勢:“當這個市場被拉動,消費者就可能產生更多需求,在需求的驅使下,未來會怎樣,這更令人期待。”
百度貼吧里的一首詩,多少道出了一些“果粉”對iPad2的復雜感情——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iPad2全球同步發售卻不賣給中國,而是即使iPad2水貨來到中國,我們也買不起;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即使iPad2水貨來到中國我們也買不起,而是當我們節衣縮食買了ipad2 卻發現我們根本就不會用。
推薦閱讀
目前在中關村銷售的iPad2大多經過了美國代購、香港“水客”和中關村商家的三次加價,就連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也紛紛轉行“排iPad2”,在里面分到了一杯羹。 iPad2于3月11日在美國上市后,在中國正式亮相的日子卻還遙遙>>>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3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