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泡泡)作為國際知名的品牌,蘋果擁有絕對領先的工程技術,其產品在國際上掀起一陣接一陣的“蘋果熱”。蘋果最大程度的享受了全球化好處,但是其卻沒有利用先進的技術千方百計造福人類,而是絞盡腦汁斂財,導致其社會責任缺失現象頻發。
近日,國際智庫道德村協會(Ethisphere Institute)公布“2011年全球最具商業道德企業”名單,蘋果公司榜上無名。這或許是對蘋果理念最好的注腳。
發榜方并未解釋蘋果落榜的原因,但作為因CEO喬布斯的長袖善舞而永遠處在鎂光燈下的明星品牌,蘋果的商業道德缺失卻是有跡可循。
喬布斯式蘋果 美國最不慈善公司
喬布斯
喬布斯回歸蘋果之后,做了很多驚人改變,其中重要一項就是終止所有慈善項目以“增加利潤”,因此被稱為“美國最不慈善公司”。他說:“等到我們盈利以后再說吧。” 現在蘋果盈利了,公司坐擁400億現金,但卻仍然不參與慈善性項目。
在3月11日的日本特大地震和海嘯災難后,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都紛紛捐款。微軟表示將向日本地震災區提供價值200萬美元的各種救助,其中包括25萬美元現金以及諸如軟件產品的實物捐助。谷歌日本公司負責人Ken Miura則稱,谷歌將向日本救援機構捐款25萬美元救災款。另外,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宣布將募捐10萬美元。
相比微軟和谷歌對日本災區的“慷慨解囊”,蘋果的“綿薄之力”不免讓人有些詫異。蘋果公司僅僅是在iTunes中開通了向日本地震海嘯捐款的基金,讓希望給日本捐款的用戶可以通過iTunes進行5美元/10美元/25美元/50美元/100美元/200美元等不同額度的捐款,并承諾100%的捐款將通過iTunes捐給日本的紅十字組織。
然而此次災難對蘋果的打擊不小。美國投資銀行Piper Jaffray分析師Gene Munster在一份投資報告中表示,從上季度來看蘋果公司有5.4%的銷售額來自日本市場,而此次日本的地震和地震引發的海嘯對于蘋果公司的銷售額損失預計為2.02億美元。
影響不限于日本市場。蘋果iPhone 4和iPad 2的NAND閃存大部分來自日本的東芝公司,iPad 2的電池管理芯片大部分來自日本精工公司,通訊部件則來自日本村田制作所。而到目前為止,這三家日本公司的重要工廠仍然受到地震的沖擊,都處于停產狀態。PiperJaffray還發布一份報告指出,蘋果至少有兩家日本元件供應商關閉了,這可能會造成iPad 2和iPhone 4元件的短缺。這種元件短缺的情況可能會一直持續到6月份。
蘋果的另一項決策是3月15日宣布推遲在日本發售iPd 2平板電腦。即便大力的救助將使自己的供貨廠商和市場早日恢復,蘋果也吝于更多的作為。
不僅在這次日本地震事件中,其它與“慈善”和“救助”有關的字眼,似乎跟蘋果的關系都不太大。2010年,我國青海玉樹遭受大地震災難,各大企業紛紛捐出救助款。其中微軟帶頭向地震災區捐款100萬元人民幣援助災民,而沒有任何數據顯示蘋果公司曾對玉樹地震做出捐款。
蘋果在全球不斷“斂財”卻沒有做到身為國際大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索取”無限“貢獻”微薄,難免落榜商業道德企業。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經360安全中心分析,電腦用戶遭到JAVA漏洞攻擊有兩個前提:第一,電腦中裝有JAVA運行環境,比如安裝了財務類軟件;第二,打開“掛馬”網頁,這時電腦就會自動下載運行木馬病毒,從而被黑客遠程控制,嚴重威脅到用戶的>>>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