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
方禮勇給人的第一印象很簡單:剛毅、樸實。與眾不同的一點是他喜歡研究心理學和邏輯學,“我可不是瞎研究,我系統學習了神經心理學……還寫了一本書。”聊起心理學,他總是滔滔不絕。這也許正是壹人壹本出奇制勝的原因所在,對需求的把握成就了這家公司。
方禮勇是壹人壹本的COO(首席運營官),是公司里最忙碌的人。而e人e本T3平板電腦上市以后,他幾乎沒休息過。誰能想到,正是這家“小公司”比蘋果提前幾個月發布了平板電腦產品,而在iPad2上市之時,壹人壹本已經推出了第三代產品。
公關經理易曼妮還記得2009年底來這家公司應聘的經歷,“那時候辦公室還是一個三室一廳公寓,只有十個人左右,面試官拿了一個T1模型天花亂墜地說了一個小時。我當時想,這樣一個東西可以上網,還能隨身攜帶,不正是我想要的嗎?”于是,她放棄了高薪來選擇了這家創業公司。
當時面試她的正是方禮勇,那個T1模型也是幾個月前才做好。2006年建立之初,因為收購了名人電子記事本的技術團隊,壹人壹本想做的只是一個稍微大一點的手寫電子記事本。產品出來之后,無線上網流行起來,創業團隊決定做一款可以上網的PDA。再后來Kindle出現了,于是這款產品又加上了電子書功能。
“那時我們很盲目,什么市場都看好。”方禮勇回憶說。這顯然不是一家創業公司該做的,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瞄準一個切入點才能迅速崛起。他也意識到了這點,接下來,定位成了最重要的工作。
他創造性地提出了 “八點論”,來闡述壹人壹本的移動互聯網設備應該具備的要素:第一,重量不能超過500克,便于長時間手持;第二,屏幕應介于5到10英寸間,小了瀏覽效果不好,大了又不便攜;第三,要有足夠的續航能力,標準是10小時;第四,要有好的設計,有美感;第五,功能必須齊全,滿足人們的娛樂要求;第六,安全性要好,遺失時不至于資料外泄;第七,易用和方便,即開即關,不需要復雜操作;第八,能夠聯網。
“我們當時還研究了國內各種人群,最后選擇了商務人群,因為我們的強項手寫輸入在這個人群中很有市場。”專注商務市場,也和iPad的定位有很大區別,避免了和蘋果的正面競爭。
今年兩會開幕那天,政協新聞發言人趙啟正用的正是T3。這讓公司上下歡欣鼓舞,這證明產品的定位已經得到了印證。壹人壹本一年的出貨量還不到 50萬臺,但在細分市場上的專注為它增加了不少砝碼,“iPad不足以覆蓋所有消費者,而我們做的本土化、細分化市場,也許正是中國平板電腦企業的出路。”
推薦閱讀
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的近照周四在互聯網上曝光,從照片上看,喬布斯顯得有些消瘦、憔悴。本周三,喬布斯來到洛杉磯一家飯店與好友共進午餐,結果被拍下了照片。周四,喬布斯的這組近照被上傳到互聯網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壹人壹本:喬布斯想不到的生意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3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