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蘋果多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功,其員工卻并沒有創辦過太多有趣的創業企業。但隨著一些軟件工程師的離職創業,這種情況開始改變,不過,從多數情況來看,蘋果員工的創業精神仍然不及谷歌。根據美國社交問答網站Quora的數據,自從IPO(首次公開招股)以來,谷歌員工已經創辦了49家創業企業,而蘋果員工創辦的創業企業不足30家。
我們并不十分確定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但應該與蘋果保密和暴躁的文化有關,這種文化的核心是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的個人魅力。谷歌的文化則更為開放,而且鼓勵員工做自己的項目。
盡管如此,我們依舊挑選了蘋果前員工創辦的10家較為有趣的創業企業。以下就是詳細內容:
1、曾經的蘋果工程師安迪·魯賓現在卻試圖殺死蘋果
安迪·魯賓(Andy Rubin)這個谷歌Android軟件背后的功臣早在1989年就加盟了蘋果。他曾經擔任Danger公司的CEO,后來被驅逐。這也促使他創辦了 Android,一家移動開源軟件公司。Android已被谷歌收購,并且成為了該公司最為成功的業務之一。
2、蘋果前圖形工程師洛倫·布里切特現在負責Twitter的蘋果應用
洛倫·布里切特(Loren Brichter)在蘋果任職一年后創辦了一家名為atebits的企業,這是一家著眼于Mac和iPhone的軟件公司。他開發了熱門應用 Tweetie,并最終被Twitter收購。他現在還負責針對iPad、Mac和iPhone等蘋果產品開發官方Twitter應用。
3、Flipboard也是一款由蘋果前員工開發的熱門iOS應用
埃文·多爾(Evan Doll)曾在蘋果擔任iPhone高級軟件工程師,并于2009年7月跳槽。他與他人共同創辦了Flipboard,這家公司從Twitter、 Facebook、RSS和其他來源搜集信息,并針對iPad創辦了一份社交雜志。蘋果非常喜歡多爾的工作,并將Flipboard評選為2010年的年度應用。
4、Hotmail的幕后功臣來自蘋果
沙比爾·巴蒂亞(Sabeer Bhatia)和杰克·史密斯(Jack Smith)都曾于上世紀80年代在蘋果任職。他們離開了該公司,并最終創辦了Hotmail,后來被微軟收購。自那以后,史密斯和巴蒂亞還創辦過多家創業企業,但均未獲得同等成功。
5、LinkedIn創始人的職業生涯始于蘋果
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在科技領域的卓越職業生涯始于蘋果,他當時擔任產品經理。在從蘋果離職后,霍夫曼先后在兩家優秀科技創業企業擔任創始人,分別是PayPal和LinkedIn。
6、芯片公司Agnilux的創始人曾在蘋果打過短工
2008年,蘋果收購了芯片創業企業P.A. Semi。在此之后,該公司的員工離開蘋果并創辦了一家名為Agnilux的創業企業。去年,谷歌收購了Agnilux。
7、Facebook明星員工戴夫·莫林的職業生涯也始于蘋果
戴夫·莫林(Dave Morin)是移動圖片分享應用Path的創始人,但他的職業生涯卻是從蘋果高等教育部門的一名經理開始的。
8、Posterous創始人薩琴·阿加瓦爾曾在蘋果工作6年
薩琴·阿加瓦爾(Sachin Agarwal)曾經擔任過蘋果的工程師,并在那里學習了大量管理經驗。他隨后離職創辦了Posterous,這是一個簡單的博客平臺。
9、Inkling也是一家專注于iPad的公司
馬特·麥金尼斯(Matt MacInnis)離開蘋果自主創業,他創辦了一家專門利用蘋果平臺的企業——電子教科書服務公司Inkling。
10、史蒂夫·喬布斯也曾經是一名“蘋果前員工”
在所有離職創業的蘋果前員工中,史蒂夫·喬布斯似乎是最成功的。他創辦了動畫公司皮克斯以及電腦公司NeXT。皮克斯的成功有目共睹,NeXT雖然慘敗,但蘋果收購了NeXT,并且讓喬布斯重掌帥印,所以它同樣非常成功。
外一篇:喬恩·魯賓斯坦試圖超越蘋果,但未能成功
嚴格來講,當喬恩·魯賓斯坦(Jon Rubinstein)加盟時,Palm已經算不上創業企業了,但它的行為卻與創業企業很像。該公司取消了所有的舊產品,并試圖從頭打造全新的產品,但卻未能成功,而Palm最終也被惠普收購。
推薦閱讀
黃家若選擇張大中,也應看做是與整個連鎖家電江湖的人才結構有關。這是一個基本封閉的江湖,不存在其他零售同行跨行空降的可能,百思買的失敗,更說明外資職業經理人的水土不服 3月9日凌晨1時,網絡間傳出消息,原大>>>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4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