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蘋果發布iPad 2,并表示此前兩周內購買的iPad一代可退1100元差價。記者昨日了解到,部分從經銷商處購得iPad的消費者并不能享受此“待遇”。蘋果中國公司公關負責人昨日表示,蘋果只能保證消費者在蘋果商店購買能享受到補償,至于經銷商的售價,蘋果無法承諾。
部分授權店拒絕補差價
上周,陳女士向本報反映,“我3月2日在蘋果天通苑一家授權店花費4788元購買蘋果一代iPad平板電腦。但第二天蘋果就宣布一代iPad降價1100元,蘋果說14天內購買的消費者可以補償差價,但這個授權店拒絕給我補償差價。”
據陳女士介紹,她購買iPad的店門臉上寫著“蘋果客戶中心”,店員告訴她,這家店是蘋果公司授權經營的,“店里的產品與蘋果在線商店價格統一,服務統一”。
蘋果中國公司的公關負責人昨日表示,蘋果只能保證消費者在蘋果商店購買能享受到補償,至于經銷商的售價,蘋果無法承諾。“這是根據Apple Store零售店購買政策,這個政策存在好多年了,對蘋果全線產品適用。但蘋果對經銷商商店沒有相關購買政策”。
據悉,在蘋果旗艦店購買的產品,發票背面寫著“如果14天內蘋果官方降低消費者所購買產品的價格,消費者就可以要求退還差價”,而在其他經銷商購得的產品,發票上并未注明“差價補償”。
國美蘇寧等“自費”補差價
近日,國美、蘇寧、京東商城等均表示“自費”跟進補償差價。昨天,記者從手機零售連鎖賣場迪信通了解到,作為蘋果在華合作零售商,迪信通也已跟進差價補償。迪信通相關負責人透露,迪信通渠道的差價補償由其墊付,未來會與蘋果協商。
除了上述“自費”退差價的經銷商外,消費者在其他蘋果經銷商購買的iPad并不能享受到退差價的政策。
來自中國電子商會主辦的315消費投訴網的數據顯示,近一周來,關于蘋果iPad的投訴急劇增加,而且絕大部分投訴都是關于iPad降價補償不平等問題。截至昨日,315消費電子投訴網共接到關于蘋果計算機的投訴224宗,其中涉及iPad的投訴177宗,主要問題為iPad差價補償。
此外,2010年至今,315消費電子投訴網共接到iPhone手機有效投訴130宗,其中95宗涉及產品質量和售后問題,35宗涉及其官網訂購被取消訂單退款或發票問題。有關退訂和發票問題,在2010年11月開始出現,12月涉及此類問題的投訴量有較大幅度增長,一直延續到2011年3月。
本報記者 林其玲 趙謹
■ 銷售渠道
經銷商稱拿貨時蘋果未承諾差價補償
iPhone 4一機難求,iPad退價政策“區別對待”。蘋果中國的渠道拓展,到底以一種怎樣的架構在進行?
正規渠道有四種
此前,蘋果官方介紹,iPad的正規購買渠道有Apple Store在線商店、Apple Store零售店、Apple經銷商和Apple校園體驗中心四種。目前,由蘋果公司直營的Apple Store零售店在北京、上海各有2家。有媒體報道稱,按照蘋果總部的規劃,由于中國市場快速的發展,蘋果計劃兩年內將在華的Apple Store零售店增至25家。
除蘋果自營的零售店和在線商店銷售全系蘋果產品外,其余的蘋果銷售合作伙伴則分別負責銷售不同類別的產品,包括國美、蘇寧以及各種店面在內,統一稱為Apple經銷商。
記者昨日從蘋果官網看到,在北京地區蘋果iPad的指定經銷商包括:英龍華辰的西單大悅城店、新世界店、東環廣場店、金源燕莎店;國美北京的公主墳店、安貞店、馬甸鵬潤店;大中的中塔店、馬甸店;蘇寧北京四季青店。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根據規定,在向商務部提出并購安全審查正式申請前,外國投資者申請人可就其并購境內企業的程序性問題向商務部提出商談申請。如果申請人所提交的并購安全審查申請文件完備且符合法定要求的,商務部應書面通知申請人受>>>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