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環球企業家》記者 莊思思
深圳,華強北。遠望數碼城三樓的一個柜臺中,老板戴榮冷淡地接待著一個過來拿貨的客戶。
“這款手機,500臺,外單,多少錢能拿?”客戶站在柜臺外,展開了手中的薄膜,露出一款手機。
戴榮伸著脖子看了一眼:“235。”
“不夠意思!我到別處問才233。你給個230吧。”
戴榮冷笑了下:“230做不下來。”
經歷幾番討價還價、客戶佯裝要走之后,戴榮猛地掏出手機打起電話。一分多鐘后,電話掛斷:“你要多少?”
“500臺。” 客戶回答后,戴榮在計算器上快速按了幾下,隨便點了下頭,表示可以按230元一臺成交。
“要印尼文和泰文的。”客戶用右手食指點了點柜臺,轉身離去。
這便是中國最大山寨機集散市場每天數十萬筆交易中普通的一個。可以預想見,一個月之后,這500臺手機將出現在東南亞國家的用戶手中。
在過去五六年,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發生。只是過去柜臺前客戶擁擠,如今則變得稀落。山寨機的總體銷量并非減少,據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統計,2010年我國山寨手機整體出貨量將達1.75億部,過去幾年一直保持著增長。但這一行業現在卻變得憋悶而沒有活力。
這一改變,與iPhone及Android系統智能手機的興起過程基本同步。當用戶只需要一部手機硬件本身的時候,山寨機要么用漂亮的外殼,要么用花哨、夸張的某些功能,再加上足夠低的價格就能贏得市場。但是當智能手機通過一整套生態系統來吸引顧客的時候,山寨機還沒有找到應對之策。目前華強北 85%以上的山寨機,都銷往國外;在中國用戶中的市場占有率,只有頂峰時期的一半左右。
“山寨”一詞即來自“深圳”。早期由于生產廠家不敢在手機上署地名,只能印上SZ兩個字母,久而久之被喊成了山寨。而毫無疑問,華強北是山寨手機的主巢穴。業內粗略估計,目前在華強北有大約2000家山寨手廠商,最高峰超過上萬家。
在所有打著“中國制造”標簽的商品中,山寨機也堪稱是一種獨特的商業現象。它的一部分行為游走于法律邊緣,但其產業鏈條中不乏聯發科這樣的合法、正規的大公司,也有從山寨機廠商洗白而擁有自己手機品牌的天宇朗通等。在低端手機市場,山寨機廠商對用戶需求的理解能力、功能創新能力、生產成本的控制能力,更是足以讓諾基亞等手機巨頭汗顏。
無論是在中國本土還是國際市場,山寨機都擁有著驚人的市場占有率。據咨詢公司Gartner的報告統計,在國內名不見經傳的G-Five手機, 2010年的銷量一度躋身全球手機銷量前十名,超越了眾多國產知名品牌。在印度市場,G-Five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二,僅次于諾基亞。
山寨機正在丟掉中國市場。目前倚仗的國際市場需求何時減弱,對華強北的山寨產業鏈來說就將是一個致命的轉折。山寨機必然要向智能轉型,但截至目前,聯發科依然未能拿出兼具性能及價格優勢的智能手機方案。以創新精神起家的華強北山寨機公司們,此時已進入最無創新實踐的境地,大多公司日常做的產品,還是以模仿iPhone外殼,內置一個用了多年的非智能機芯。
在這乏味的時間段里,也正醞釀著山寨機現象誕生以來的最大變遷。當市場尋找到出路的時候,華強北也將重新定義玩家規則。眼下的應變中,堅守市場等待變革到來者有之,洗白身份自己運營合法品牌者有之。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3月1日消息,由北京大學舉辦的“大學生正版軟件應用調研報告”正式出爐。報告顯示,造成軟件市場正版支持者眾多但正版普及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售價較高,被調查用戶表示愿意接受售價低于99元的正版產品,但對于售價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強北改邪歸正 山寨天堂暴利難續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4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