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思買既想通過買斷經營的方式來獲得最低的供價,又想效仿國美、蘇寧的收進場費等模式,來從供應商手中獲取資源支持,顯然,這是行不通的。”在全球3C家電零售巨頭百思買宣布關閉在華9家自有品牌門店后,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如此評價百思買在華策略的失敗。
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時百思買打出的旗號是“打破中國電器連鎖行業潛規則”,然而,這家零售巨頭卻并沒有做到這一點,其提出的“買斷經營模式”和 “現款現貨模式”,在實際的運營中并沒有得到落實。
相反,在百思買主管中國業務的全球副總裁呂維民2008年離任后,其繼任者打著“本土化”的旗號推行的政策,讓眾多的供應商徹底拋棄了百思買。
一家本土彩電廠商的營銷總監對本報記者稱,“百思買缺乏價格和規模優勢的運營,既得不到對價格更加敏感的中國消費者的支持,也無法得到中國本土供應商的支持,這樣,它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
失望的供應商
當百思買2006年收購五星電器,并在上海以自有品牌開出第一家門店時,包括海爾、創維在內的中國本土供應商,對于百思買這家全球零售巨頭的到來還充滿著憧憬。
TCL多媒體中國業務中心一位高管表示,“當時,本土的電器連鎖正處于高速擴張期,而隨著門店的快速增長,單店產出下降和營銷費用高漲的問題已經開始突出,零供關系空前緊張,而百思買提出的‘現款現貨、買斷經營’等合作模式,的確很吸引人。”
“很多家電供應商此前也與擁有100多家門店的五星電器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特別是在華東市場,五星電器還是有很不錯的業績的,在這樣情況下,在百思買收購五星,以及其開出第一家門店時,包括格力電器副董事長董明珠、海爾集團副總裁周云杰等在內的很多本土供應商,高管都積極參與了。”這位TCL高管回憶說。
據本報記者了解到,百思買通過自購門店方式在上海徐家匯開出第一家店時,雖然很多本土品牌都只是選擇了“嘗試性”進場,不過,它們對百思買懷有的期待是很高的,期待它成為一個足以與國美、蘇寧對抗的渠道,期待它零供關系。
然而,讓供應商失望的是,在國美、蘇寧等本土電器連鎖的抵制下,百思買在上海的擴張遇到了麻煩。在2006年開出第一家門店后,其第二家門店的開出,居然是在兩年多之后。
楊東文告訴記者,“供應商選擇大賣場更多的是看重其出貨量。雖然,百思買徐家匯店的年銷售額也達到了4億多元,但是,當時只有一家門店的百思買,是無法滿足供應商銷售額增長的需要的。”
據了解,百思買所在上海市場,是本土品牌相對弱勢的區域,由于當地消費者對洋品牌情有獨鐘,即便進入百思買的賣場,本土品牌的銷售規模也不大。據稱,在百思買銷售最好的本土品牌海爾,每年的銷售金額也只有幾千萬元。
更讓本土供應商失望的是,百思買并沒有兌現所謂“現款現貨”的承諾,尤其在連續虧損的情況下,百思買也像國美、蘇寧一樣,打起了供應商的主意。
楊東文告訴本報記者,百思買的現款現貨模式僅僅堅持了一年多時間就無法繼續了, “從百思買開出第二家店開始,我們就很難再拿到預付款了,所以,對于后來百思買開出的7家門店,我們就選擇了不進場。” 上一頁1 23 下一頁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工信部昨天宣布,2011年1月份,電子信息產品實現進出口總額869億美元,同比增長34.6%,占全國進出口的29.5%。其中出口金額排名第一的產品為筆記本電腦,出口額為67億美元。 工信部昨天宣布,2011年1月份,電子信息產>>>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5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