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和8月,《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了蘋果等眾多IT品牌涉嫌存在重金屬污染問題,與此同時36家環保組織連發數份調研報告,直指蘋果的環境責任問題。其后蘋果未予任何回應,直至今年2月15日在該公司發布的《2011年供應商責任進展報告》中,才首度承認發生正己烷中毒事件的聯建公司是其供貨商。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個多月前,蘋果對于和聯建的供應商關系仍然采取回避態度,盡管此次做了承認,但將全部責任推給了聯建公司。
早在2009年8月,就有員工因擦拭蘋果觸摸屏導致中毒入院治療,中毒員工賈景川10個月治療花費25萬元,隨后在今年因神經性損傷被鑒定為9級傷殘。
治療停止數月之后,賈景川病情反彈,21日他在電話中告訴記者,自己和其他中毒員工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獲得治療,再無他求。
這與蘋果公司之前的說法并不一致。蘋果在供應商責任進展報告中說,受損害員工成功得到治療,大部分已經回原廠復工。馬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這些中毒員工被鑒定為職業傷殘,醫生也告誡他們不適合回到類似的生產線上。
蘋果對外指出,為防止該工廠再次發生類似事件,要求聯建與一家咨詢公司合作,改進其環境、健康和安全流程與管理。蘋果正在監控這些改正行為和預防措施的改進效果。馬軍指出,蘋果公司自身作出了高調承諾,但是出了問題之后將責任推向供應商,“難道通過外包生產就可以將環境責任一道外包出去?”
據了解,蘋果每年生產大量產品,但是它本身并沒有大型的工廠,其產品幾乎全部采購自供應商。馬軍表示,很多人對于這些企業將產品外包到了什么樣的程度不大了解。任何一個公司大量出產產品的時候,品牌都有責任,不能轉移。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2011年,由于蘋果總是勇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因此智能終端的精彩,依舊盡在蘋果。只有蘋果才有“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氣魄。 本刊記者 孫曉紅 蘋果公司似乎開年不利,于2011年1月中旬遭遇教主喬布斯的病休。坊間對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環保組織批評蘋果:環境責任不能外包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