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鼓勵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六項措施之后,國務院于1月28日又發布了《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11〕4號)(下稱新18號文),以完善激勵措施,優化發展環境,提高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推動軟件產業發展。
2000年出臺的18號文件,是首項國家層面的軟件產業政策,其10年的貫徹執行,帶動了我國軟件產業支撐的建立和初步完備,已成為我國軟件產業發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先導文件,此次發布的新18號文是否意味著原來的政策已經不能適用于指導我國軟件行業的發展?新18號文對相關產業政策又做了哪些調整?針對這些問題,《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采訪了參與新18號文制定的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研究所所長安暉。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國務院此次頒發新18號文是基于什么背景,是否是因為舊政已經不適合我國軟件業的發展?
安暉:良好的產業政策環境是軟件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自2000年起,我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扶持軟件產業發展的政策。2000年6月,國務院出臺《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00〕18號,下稱老18號文件),為軟件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對促進國內軟件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經過1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軟件產業進入向做大做強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持續的政策扶持。
由于現有產業政策尚不完善,已有政策在貫徹執行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加之隨著產業的發展,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一些既有政策已不能適應產業發展需要,所以必須適應新形勢,在繼續貫徹落實已有產業政策的同時,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加大對軟件產業的扶持力度。特別是,2009年出臺的《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了“繼續實施18號文明確的政策,抓緊研究進一步支持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的要求,同時,老18號文中軟件增值稅優惠政策在2010年到期,需明確是否繼續實施。在多方面需求下,國家制定并出臺了新18號文。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新政與舊政的區別之處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安暉:從內容上說,新18號文是老18號文的延續和完善,而實際上,絕非僅僅接續老18號文那么簡單,在我看來,政策區別還是很明顯的。具體區別主要有5點:一是適應產業服務化發展要求,加強了對服務業務的支持力度,提出對相關服務業務收入免征營業稅;二是從推動軟件企業和軟件產業做大做強的角度出發,有針對性地提出支持軟件企業技術改造,支持軟件企業加強產業資源整合,以加快培育具有世界一流規模和實力的龍頭企業;三是結合當前“核高基”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重點提出要發揮其引導作用,不僅結合產業發展新形勢,將基礎軟件、面向新一代信息網絡的高端軟件、工業軟件、數字內容相關軟件等明確列為重點支持方向,還著眼于產業制高點的搶占,提出要重視相關技術標準的制訂;四是著眼于軟件產業的國際化發展、推動軟件和信息服務出口,提出支持企業大膽“走出去”,建立境外營銷網絡,設立研發中心;五是更加注重市場的培育和規范,提出了拉動內需市場的若干具體政策措施。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免征企業營業稅之前,軟件服務企業營業稅占整個企業稅收的比例是多少?免征企業營業稅之后給企業實際帶來的減負是多少?
安暉:我國對軟件和服務業務的營業稅征收稅率是5.5%,從上市軟件企業的公開數據看,營業稅及附加占企業營收的比例約為1.2%,占企業利潤的比重在10%左右。因此,免征營業稅后,將給企業減去較大的負擔。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新政鼓勵大中型企業將其信息技術研發應用業務機構剝離,成立專業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這是否會成為日后行業企業的發展趨勢?免征營業稅是否會促進此種形式的剝離?
安暉: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信息技術研發應用業務機構剝離,對促進軟件產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軟件部門從原企業剝離出來,成為獨立法人實體,能夠在服務好原企業的同時,為本行業的信息化改造提供服務,有利于實現產業化發展,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因此,國家已開始在這方面加強引導和鼓勵。
從實踐看,剝離后新成立的軟件企業稅收主要有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其中所得稅和增值稅是固有的,而且將享受到稅收優惠政策,而營業稅中部分是軟件公司和母公司之間關聯交易而產生的,這部分稅收是企業新增的負擔。因此,免征營業稅對此種形式的剝離會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我國軟件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在哪?此次新政在完善產業鏈方面提出了哪些具體要求?
安暉: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軟件產業還存在較明顯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技術產品總體研發水平較低、關鍵核心技術掌握不足,軟件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缺乏有競爭力的國際一流龍頭軟件企業,產業人才結構不合理、缺少高端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創新產業化能力較弱、自主軟件產品和服務應用推廣難,產業鏈尚未完善、產業生態體系仍未建立等。
這次的政策在完善產業鏈方面提出了6方面的直接措施,一是加強大企業培育,以期通過龍頭企業牽引加快推進產業鏈完善;二是加強技術研發,通過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引導作用,實現軟件關鍵技術的整體突破;三是注重產學研結合,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四是鼓勵建立產學研用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五是大力開發軟件測試和評價技術,完善相關標準;六是拓展市場空間,規范市場秩序,加強應用推廣。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目前,知識產權保護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此次新政對軟件和集成電路知識產權保護做了哪些規定?能否從根本上解決日益嚴重的盜版問題?
安暉:新18號文中的知識產權政策較老18號文得到進一步強化,不僅鼓勵軟件企業進行著作權登記和申請知識產權,而且提出要通過大力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來提供間接的有力幫助。同時,新18號文明確了要嚴格落實軟件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依法打擊各類侵權行為,并結合網絡環境下軟件著作權保護的實際需要,提出積極開發和應用正版軟件網絡識別技術。
此外,與我國近年來一直在推動的軟件正版化工作相結合,重申了預裝正版軟件和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等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有望進一步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遏制盜版問題。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我國各行業都在進行企業間的兼并重組,本次新政明確加強政府對軟件行業重組并購的支持力度,軟件行業的并購應遵循何種原則?
安暉:新18號文中,國家提出鼓勵和支持軟件企業加強產業資源整合政策,并針對企業重組并購過程中可能遭遇的體制性障礙,對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提出了明確要求。這一政策的提出,將有力地推動我國軟件產業的整合進程,提高我國軟件產業的集中度,促進產業整體發展水平的躍升。
在并購時,要以實現優勢互補、加強技術融合、拓展市場空間、降低運營成本、強化品牌價值為目標,使并購更能成為推動企業跨越式發展的契機。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記者多方核實獲悉,在這次中毒事件中,聯建公司總共發現有137名疑似正己烷中毒的員工,后經蘇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診斷為正己烷中毒的共101人,其中91人完成了工傷等級認定。 蘋果IPad、Iphone正在中國熱賣,但137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財稅優惠成為軟件新18號文件最大亮點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5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