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教授藍凡的150萬字書稿《電影藝術論》險些“葬身”膠州路“11·15”火災事故中。上海市計算機行業協會司法鑒定所技術人員耗時近3個月,在硬盤殘骸中恢復大部分數據。據悉,現在凡是做電腦維修的,大都號稱“擅長數據恢復”,全市至少有300家,但技術、設備、誠信都達標的,不足5%。上海市計算機行業協會目前正在起草《上海市數據恢復技術規范》,今年上半年即將推出,為全國首創,旨在建立統一的行業標準,改變業內普遍缺乏誠信的現狀。
缺統一指導價,低價貓膩多“我國數據恢復行業沒有統一指導價。”上海市計算機行業協會司法鑒定所副所長陳都介紹,有些商家報價看似很低,但一轉身就偷梁換柱,調包客戶有價值的配件。比如硬盤線路板,市場價約100元,記錄了硬盤重要出廠信息,一旦丟失,數據很可能將無法恢復。
低價背后的慣用伎倆,是附加費多,“刻盤費、配件費、保密費層層疊加。”陳都透露,業內本應恪守的“一次性報價”原則,常遭摒棄,反以另一個規定取而代之:無論數據能否恢復,客戶都要付費。“事實上,如果恢復失敗,不應該收取任何費用。”
陳都認為,定價標準應是數據的破壞程度及恢復難度,到實際操作中卻走了樣——不少店家只關心數據是否重要。“只要他們從客戶的神情中判斷出,丟失的數據特別重要,就會毫不猶豫地‘一刀斬下去’。”
把無塵間“吹”成了垃圾堆缺乏誠信的直接表現,是眼下虛假宣傳滿天飛。
上網搜索,打著“國家安全局、公安部和政府指定數據恢復公司”旗號的,多達數十家。“數據恢復成功率”被一再放大。陳都介紹,根據我國現有技術 水平,成功率達到75%就算不錯了,而很多公司在網上宣稱成功率超過90%,更有甚者,打出99.9%的字眼,純度直逼千足金?蛻艚Y果卻往往被告知: “數據沒恢復成功,你恰好不幸擠進那倒霉的0.1%。”
有些牛皮還吹豁邊了。國內最好的開盤工作間是100級超凈間,要求每立方米塵埃不超百粒,灰塵超標無異于謀殺硬盤。有些門外漢自我炒作時,以為級數越高越好,號稱工作間已達“萬級”甚至“十萬級”。“鬧出大笑話,直接把無塵間‘吹’成了垃圾堆。”陳都說。
庸醫亂開方,小病治成絕癥丟失數據不可怕,最怕二次破壞。“發現故障后立刻停止操作,恢復概率相對更大一些。假如硬盤落到‘庸醫’手里,就麻煩了。”陳都說,有人懂點三腳貓知識,隨意下載盜版軟件便開張,不但沒恢復,反而二次破壞關鍵數據,把小病治成了絕癥。
“不做備份,輕率‘寫操作’,是行業大忌。”陳都介紹,“個人作坊式公司最容易扮演數據殺手的角色。”
“殺手”通常還兼任“光桿司令+二道販子”。全市300多家企業,所有從業人員加起來僅幾百人,無資質的光桿司令占絕大多數。“就連電腦城門口賣茶葉蛋的老太太,身邊也放著一塊‘數據恢復’的牌子。這項業務需要人力投入,僅靠一兩個‘技術人員’無法勝任。”
光桿司令中有許多二道販子,自己沒能力做,就接活轉手賺差價。即便不是二道販子,許多企業也缺少基本設備。如開盤所需的超凈間,全上海的100級超凈間屈指可數。“有些‘庸醫’開盤后,居然在硬盤里留下了煙灰。”
收“封口費”才替用戶保密陳都分析,以上種種行業亂象,歸根到底,都是從業者缺乏基本誠信的表現。不誠信的極端例子,還可能觸犯法律。“惡意破壞硬盤等存儲設備,或偷走 已經恢復的數據,借此販賣客戶信息,甚至敲詐勒索的案例,在現實中并不少見。”他介紹,客戶如果遇到這種糾紛,往往較難察覺,即使發現了,取證也很有難 度。
客戶的數據經常涉及商業機密、信息安全、個人隱私等,數據恢復企業首先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誠信品質,為客戶的資料保密,不復制傳播。“杜絕 泄密,本來應該是企業的分內事,屬于最起碼的職業道德,但有些不良商家卻顛倒黑白,借此牟利,在接單前公然提要求,讓客戶必須先繳納一筆‘封口費’,才能 做到為其保密。”陳都說。
獨立第三方當“誠信裁判”
“我們協會目前正在起草《上海市數據恢復技術規范》,今年上半年即將推出,就是為了建立統一的行業標準。”上海計算機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克勤介 紹,在即將出臺的“規范”中,關于技術門檻、市場定價、售后服務、涉密機制等方面,都將有針對性的描述,設立嚴格的準入機制。“協會還將給達標企業頒發資 質證書,并對這些企業分類,評定不同星級。”
“規范”中的最大亮點,是針對行業內普遍缺乏誠信的現狀,行業協會邀請獨立第三方——上海華予信企業信用征信有限公司,對部分數據恢復企業做誠信評估。這個“誠信裁判”也是市政府指定的企業誠信評估單位。
去年底,上海市計算機行業協會已經與“誠信裁判”簽訂合同,首批將評估參與起草規范的4家企業是否具備足夠誠信。
誠信評估不過關,資質免談“‘誠信’的概念看似比較虛,其實許多信息都散布在企業以往的行為中,需要我們去收集、細化,再逐條評估。”華予信公司副總經理沈淳然介紹,收集信息有多種方式,包括實地走訪被評估企業,通過媒體等渠道側面了解,去工商、稅務、質監等部門查詢。
評估結束后,“裁判”將出具一份詳細的企業誠信報告,并給出客觀、中立的綜合評分。“之所以評分而不是劃等級,是因為分數相對更客觀,具體多少分屬于哪個級別,再由行業協會決定。”沈淳然說。
“只有通過誠信評估的企業,才能獲頒資質證書,”王克勤介紹,“在優勝劣汰的過程中,企業誠信將作為最重要的考核指標。”
誠信也是對消費者的要求,陳都就曾被人忽悠過一回。“數據明明已恢復,客戶驗貨時卻謊稱沒有,因為他只需要某個文件里的一串密碼,記住就走,沒拿走數據,不用付費,讓企業白忙活了一場。”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消息稱第二代iPad將在下月推出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缺乏統一定價貓膩過多 我國數據修復行業達標率不足5%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5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