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冬以來,除了我國北方多地發生嚴重旱情外,同時另一場“旱情”也正逐漸醞釀,這就是2000年頒布的“18號文”到期后,軟件產業、集成電路產業正面臨的“政策旱情”。近期,國務院頒布的4號文件直指這兩大IT產業,下發了《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這就是業界俗稱的“新18號文”。“新18號文”從財稅政策、投融資政策、進出口政策等多方面給予軟件和集成電路企業以優惠促進措施,令業界歡心鼓舞。不過據記者采訪發現,“新18號文”給予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的優惠力度似乎并不一致,尤其是在稅收方面,軟件企業受惠多,集成電路企業受惠相對較少。
軟件企業:將改變業界生存環境
“去年底是中小軟件企業生死攸關的時刻。”當時,上海軟件行業協會秘書長楊根興不斷接到咨詢電話,詢問“18號文”到期后企業是否還能享受稅收優惠,“不可能不緊張啊,不少公司老總都苦著臉向我訴苦,各區的稅務部門已經對他們提出了警告,說優惠期結束了,讓他們準備按正常稅率納稅。”
根據舊版“18號文”,軟件企業可以享受17%的增值稅降為3%等許多優惠政策,這直接帶來了中國軟件產業的“黃金10年”。10年來,上海的軟件產值從50億元上升至1500億元(2010年數據),翻了30倍。“‘18號文’對于擴展軟件產業規模,起了相當大的作用。”楊根興表示。
與舊“18號文”相比,“新18號文”的外延發生了根本變化。“從原來只針對軟件生產企業,到現在將軟件服務企業也包含在內,優惠稅種除增值稅、所得稅外,增加了營業稅”,楊根興告訴記者,這直接改變了許多軟件企業的生存環境。
“大概什么稅也不用交了”
根據舊版“18號文”,軟件企業可以享受增值稅實征3%的優惠,但這對于軟件企業來說,并不“十分實惠”。而在新版“18號文”中,增加了“免征營業稅”一條,“這樣軟件企業便可以選擇稅種,如果選擇繳納營業稅,可以將稅額全部免掉。”楊根興解釋道。
“這下我們大概什么稅都不用交了。”深圳萬興軟件,深圳市重點軟件企業,年營業額有1千多萬美元,從2003年成立起,便一直享受著國家對軟件企業的優惠政策。根據政策,新創辦軟件企業經認定后,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也即俗稱的“兩免三減半”,“我們第一年就盈利了,再加上出口軟件可以享受退稅優惠和深圳市的一些優惠政策,現在,我們基本上只交一點營業稅。”萬興副總經理傅宇權告訴記者,由于沒有稅負壓力,他對公司每年的財務狀況并不十分擔心,“因為十分簡單,很干凈,也沒怎么操心過。”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日前有歐洲媒體接獲消息稱,蘋果正在開發尺寸更小,屏幕約為6英寸的新款iPad,立即引起了不少爭議。 日前有歐洲媒體接獲消息稱,蘋果正在開發尺寸更小,屏幕約為6英寸的新款iPad,立即引起了不少爭議。 據稱,該機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新18號文":緩解軟件產業"政策旱情"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5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