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2010年,和英特爾公然對陣的ARM火得尤勝以往。它規模雖小,可卻一邊遏制住英特爾在消費電子、智能手機、嵌入式領域擴張的步伐,還一邊出擊,祭出一系列向上延伸的拳頭產品,甚至聯合合作伙伴向傳統PC領域的腹地——服務器突進。ARM這樣做的底氣是什么?接下來又會有怎樣更大的動作和圖謀?
商業模式是最大優勢
“我們做處理器研發不會只針對一個領域,比如Cortex-A15,最先應用的客戶有的將其用于手機設計,也有客戶對平板電腦應用興趣很大,各種情況都有。”ARM中國總經理兼銷售副總裁吳雄昂介紹說,ARM不是按應用領域對產品進行定義和劃分,而是按產品線來建立每個事業單元。
這種產品導向的做法對于一個不做實際產品的公司來說不難理解,ARM的商業模式是把專利技術授權給半導體、軟件和OEM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可以在通用授權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修改,在取得市場回報后再付給ARM授權使用費。這決定了ARM的生計其實完全要依賴于合作伙伴。“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是跟客戶同甘共苦。他們成功,我們才會成功。只有這樣,關系才會長久。”吳雄昂說,ARM專注于把平臺建設得更好,更有利于產業鏈客戶群創新。正因如此,產品導向看似容易被質疑面對市場反應不夠靈敏,其實廣大合作伙伴都是ARM的靈敏觸角。
在傳統互聯網和2G時代,合作半導體廠商的份額使得ARM在手機市場一家獨大,在嵌入式領域也生活得相對滋潤。然而進入到移動互聯網和3G時代,一切都不同了,聯網終端的形態出現大洗牌,英特爾開始大踏步進入低功耗市場。對于ARM來說,低功耗一直是它的特長,但日益增長性能需求又往往會抵消掉這種優勢。面對這樣的環境變化,ARM不改變就必將被拋棄。
不全包攬但要卡準位
“ARM不可能閉門造車,但也不見得有一兩個客戶提出要求就會去做開發,要看這是否也適用于其他客戶,有沒有特定的客戶群。再有就是技術上的可行性如何,是不是符合我們的目標。”吳雄昂介紹說,在強有力的客戶驅動下,ARM做出了改變——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基礎上開始走向多核,并借Mali系列產品走向視覺計算,提供完整圖形棧以滿足嵌入式的圖形需求,實現1080p高清顯示,這對消費類設備開發尤其有利。
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改變是Cortex-A15于2010年9月上市。這款叫好又叫座的處理器不僅性能極大幅度提升,還能根據不同應用領域靈活調整。從目前合作開展的情況來看,越來越多的合作伙伴將之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大屏幕顯示、數字家庭娛樂終端、無線基站甚至服務器領域。
以合作伙伴為先鋒,ARM開始拓展更廣的領域,包括向電視市場等傳統領域的拓展。吳雄昂認為:“ARM架構產品在消費電子領域競爭性很強,這個領域對功耗、成本要求非常高,而且定制化能力要求也非常高。這樣一來,ARM的合作伙伴在消費電子與嵌入式市場在過去和當前取得了優勢,將來也將延續下去。”
而尤其值得關注的是,ARM與Android的深度優化以及在服務器市場上的開拓舉動具有風向標意義。在蘋果的商業帝國中,硬件基礎就是ARM 架構,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在智能手機領域和平板電腦市場上挑戰蘋果,給更多合作伙伴提供創新機會的Android平臺也同樣優選了ARM。“Android 從一開始就是針對ARM設計的,是ARM支持的操作系統之一,到現在為止,ARM還是唯一真正Android官方支持的架構。”吳雄昂說,“為此ARM做了很多優化工作,具有在ARM架構上運行快而且功耗低的特性。”
如果說ARM在智能手機領域抓住機會,擴大市場份額不讓人覺得奇怪的話,那么它沖擊傳統服務器市場就顯得稍微有些“匪夷所思”了。“確實有不少客戶推動ARM做與服務器應用相關的處理器,我們在Cortex-A15里面也加了一些相應技術特性,比如用于Web服務器、文件服務器。”吳雄昂分析道,將來不一定每類服務器都需要很強的計算功能,有可能部分偏重于存儲和低功耗、性能不高的應用,比如Facebook的業務。將來我們的合作伙伴很可能為這部分服務器通過做功耗、性能和成本之間的優化挖掘到新機會,做出與主流架構不同的創新,我們會提供這樣的架構支撐。”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GalaxyTabII配置10.1英寸顯示屏,運行Honeycomb版Android操作系統。Honeycomb針對平板電腦進行了優化,將使Android平板電腦像蘋果iPad那樣有魅力。GalaxyTabII顯示屏的分辨率為1280X800像素,配置時鐘頻率為1Ghz的處>>>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6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