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歷大年初一,北京時間2月3日凌晨,谷歌正式發布了新版的Android 3.0操作系統,代號為“蜂巢”(HoneyComb)。
Android之父安迪·羅賓介紹稱,這款操作系統專為平板電腦設計,重點是加入了大量的3D/2D效果,改善了視覺體驗,同時將搜索、地圖、導航、Gtalk、Gmail、圖書、音樂等特色服務進行了全面整合。據稱,Android 3.0的推出,是Android系統在大屏幕產品上的突破,包括摩托羅拉Xoom在內的多款產品已確定將搭載Androi 3.0系統。
就在Android 3.0操作系統正式發布前不久,來自調研公司Canalys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2010年第四季度,Android系統首次超越Symbian系統,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平臺。
從2009年2月Android 1.0推出,到2010年年底稱雄,Android系統用不到兩年時間詮釋了“開源”的力量。
“開源”,是“開放源代碼”的縮寫,其最大特點就是“開放”、“共享”,任何人都可以得到軟件的源代碼,在版權限制范圍之內對其進行修改甚至重新發放,這就使得開源軟件能夠在全世界擁有自己龐大的開發隊伍。
Android系統的開發隊伍不僅來自谷歌,更來自包括摩托羅拉、HTC、SAMSUNG、LG以及中國移動在內的34家技術和無線應用的領軍企業組成的“開放手機聯盟”,他們共同開發基于Android系統的新型業務,這就保障了Android平臺應用之間的通用性和互聯性。也使得Android系統在人機交互體驗上獲得了更加杰出的表現。
和Android系統一樣秉承“開源”理念的,還有Mozilla的Firefox(火狐)瀏覽器和谷歌的Chrome瀏覽器,也都取得了不俗的發展。
根據Net Applications的統計,2010年12月,Firefox在全世界的瀏覽器市場份額達到22.75%,僅次于微軟的IE,谷歌的Chrome瀏覽器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也已經升至10.7%,位列第三。在歐洲市場,Firefox的份額首次超過IE,分別占38.1%和37.5%。
中科院院士倪光南對開源軟件的發展抱有極大信心,他認為,未來越來越多的軟件會與開源軟件相關:或采用開源軟件,或基于開源軟件,或利用開源軟件部分成果,或采用開源開發方法,這是大勢所趨。
推薦理由:
Android系統首次超越Symbian系統,并且進軍平板電腦,與其說是Android的勝利,不如說是開源的勝利。
與中國相比,歐美國家既是開源軟件的發起地,又是其發展的主要基地。中國對開源軟件是應用多,貢獻少,這與中國作為科技大國的地位確實不夠相稱。
倪光南院士此前向媒體表示,開源在中國面臨著缺乏開源基金會,缺乏開源群眾基礎,缺乏開源領軍人物,缺乏開源精神等局限。
2010年12月1日,金山網絡宣布將金山衛士全面開源,安全軟件的開源在我國尚屬首次,然而其未來發展是否會像Android系統或Firefox一樣突飛猛進,尚待時間的檢驗。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諾基亞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持續下滑,而其自主開發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MeeGo又因為種種原因而面臨慘敗的困境。在這個生死存亡之際,諾基亞可能不得不依靠外部軟件支持來重振旗鼓。 北京時間2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Android 3.0操作系統 詮釋"開源"力量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6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