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接近春節,順豐快遞的黃師傅和他的同伴加班的時間越長,原因是黃師傅負責寫字樓里的公司開始向客戶發送新年禮品,這讓他們的業務量增加了近一倍。
王學敏是勵展華群公司的副總經理,公司主做禮品展覽業務,他介紹,北京地區順豐業務量已經接近爆倉,很多快遞公司年前已經不再接件,而這與“禮品配送有很大的關系”。
果籃、掛歷、折疊自行車……這些都是從黃師傅手中傳遞出去的新年禮。而讓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家公司一周內發出400多件紅酒的年禮。
年前超負荷送禮的背后,是中國人情公關的禮文化。禮尚往來原本是中國社會的正常現象,但現在禮贈被承載越來越多的內容。
瘋狂的蘋果
于健所在公司專門做訂制禮品服務。于健是公司一事業部負責人,與往年節前的忙碌不同,今年他們更覺時間緊迫——今年南方地區連續大范圍低溫冰雪,為了保障已經受理的客戶訂單能夠準時送達,于健所在公司今年提前了給物流公司大宗貨物下單的截止日期:1月15日。
于健所負責部門的大客戶主要是銀行,今年客戶采購的禮品中很重要一部分是電子類產品,最流行的莫過于蘋果系列。
從2005年開始于健就邁入禮品定制行業。他記得,四五年前客戶集中采購的電子產品有索尼的PSP,后來是任天堂的Wii游戲機,還有羅技標價1000多塊、造型很好看、可以當遙控器用的鼠標。
從2008年開始,可供選擇的電子類消費產品逐漸多起來。也就是從那時開始,蘋果旗下的產品在禮品業里逐漸升溫,iTouch、iNano、iPhone1都受到送禮方的關注。于健還記得,當時的iPhone1售價大概是四五千。
今年春節,蘋果的iPhone4和iPad無疑是最火的電子產品。
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公關事務部工作的小汪說,為了答謝客戶,去年12月底,他們從中關村的手機經銷商那兒買了30部iPhone4,每部單價6400元。而iPhone4去年上市時,官方起售價才4999元。
由于廠商采取饑餓營銷模式,目前iPhone4更是“一機難求”,于是蘋果的另一款電子產品iPad乘勢成為替代品。
在北京一家公關公司做副總經理的李毅明說,今年他們幾家客戶春節前選擇的禮物都是iPad,有的公司甚至一下子訂幾十臺。
小任在一家網絡公司工作。年前他參加了幾場客戶答謝會,抽獎得過漢王電紙書、華旗的彩屏MP5“月光寶盒”,不過他最心儀的還是朋友送給他的iPad。那個缺了一口的蘋果標志,讓小任拿在手里時感覺很 “給力”。他經常上微博,早就留意到微博里很多名人留言末尾都有 “來自i-Phone客戶端”字樣。
禮品的變遷
盡管在北京呆了八九年,劉俊每年春節回老家之前,還是習慣去超市逛逛,帶些北京的特產回去。不過,她已經打算今年回老家時給還在上大學的侄子買個iPad做禮物。
長期關注這個領域的、中國禮品門戶網“禮多多”的總編輯張小鵬已經留意多年來新年禮物的變遷。以前國企事業單位送食品注重實惠和數量,現在則注重品牌和健康了,比如阿拉斯加牛肉、澳大利亞海鮮等。
彭善超經營的怡蓮企業集團是中國禮贈行業里的領頭企業,彭是公司創始人和老板。浸淫禮贈業十余年,彭善超摸索出,送禮不僅僅是禮物這個載體,還包括禮贈的方式,“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以合適的方式,送合適的東西”。
他舉了個例子,目前銀行為VIP客戶采購禮品就很有講究,一般不要送卡類禮品,也不要送日常用品。這些客戶多數都是中產階層,不差錢。他的經驗是,挑選客戶輕易買不到的世界知名品牌禮品,最好能解決單一的禮品“眾口難調”問題。
第五大道奢侈品網CEO孫亞菲對此感受更深,三周之前,孫亞菲受太原一家銀行的委托,為其VIP客戶舉辦特賣會。在北京,孫亞菲能明顯感覺到,有醒目LOGO的產品已經不再受歡迎,Chanel和LV都賣得不是很好,反而有“意大利愛馬仕”之稱的BottegaVeneta(寶緹嘉 BV)的訂單非常火,因為它的LOGO幾乎將里襯翻出來才能看見。
一些經營者也在嘗試利用互聯網來做禮贈平臺。去年3月初,怡蓮禮業要為一個大客戶近1300名女員工準備三八節禮物,原來的慣例是采購一些女士用品。后來,怡蓮給客戶旗下的女員工每人準備了一張禮品卡,刮開卡里面有20款不同類型的禮品可供選擇。
負重的禮品
做營銷咨詢十多年的李先生,在年前給自己和公司擬定了一份送禮的名單,共分四類:恩師或者給自己業務指導的人,與公司業務有關的政府行業領導,重要的客戶和合作伙伴,其他一些必須打點的朋友。
多數人送禮是為了表達感情。一位地方金融公司的高管說,平時得了領導照顧,過年表示一下感情都很正常。他往年的經驗是,過年前只要是上班時候,幾乎在金融街和三里河的高檔酒店都訂不上房間,周邊上檔次餐廳的包廂幾乎是場場爆滿。“能約出來的都算是有交情的,一些有頭有臉的重要人物,每晚都要參加好幾個飯局,每局聊上幾句就算是很給面子了。”他有些感慨。
送禮很重要,給領導選禮物時更是煞費苦心。一位地方發改委人士總結自己的經驗,一般領導都不愿意在家里被打擾,所以禮品通常會送到單位去。送單位的話,送什么很有講究,比如送當地的土特產,顯得親切但稍微有點土氣;送張卡也是最好的選擇,簡單、輕便,還能夠開發票。
一些人為了年關答謝客戶,小徐在京外一家啤酒企業的市場部工作,近兩年春節之前,她都會和部門同事驅車拉著禮物來北京答謝客戶。他們從外地帶來的禮品并不特別——自己公司高端的啤酒。她經常給客戶說的一句話是: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很多公司送禮是為了未來一年開拓業務需要,一位商業銀行駐京大客戶部的負責人每年過節都最忙,要帶上手下人和禮品挨家挨戶地拜訪。監管層、總行領導、所有大型央企的CFO以及分管財務的副總,“上上下下都必須打點到,每一個都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啊。現在做銀行既憑產品,也憑感情。大家的產品服務都差不多,為什么最后把業務給了你呢?”
一位開發商人士笑稱自己是“去北京金融街最多的人”。這兩年貸款難,他和同伴年前幾乎都泡在金融街了,他車的后備廂里裝滿了茅臺、五糧液、藍色洋河經典……反正沒有差的。這位開發商的拜訪對象有銀行分支行領導、信托公司等。
大量的送禮隊伍齊聚北京,已經造成北京市路面階段性癱瘓。
今年1月25日,從下午2點開始,北京西城區就開始陷入莫名其妙的癱瘓狀態,在北京金融街證監會所在富凱大廈門前,一些小轎車幾個小時之內都沒有挪動過。在月壇南街、月壇北街更是從早到晚都是車水馬龍,這些地方聚集著中國最有權勢的一些部委——央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及發改委、財政部、統計局……
相關產業興起
禮品公關產業還帶動一些新產業的興起。
前幾天,李斌很苦惱地找到一個紅酒經銷商,問他如何能夠辨別茅臺酒的真假,“前幾天我送直屬單位領導幾瓶酒,他送到的禮品回收點,回頭告訴我其中有兩瓶是假的,弄得我十分尷尬。”
關大姐在朝陽區潘家園東里開一家煙酒超市,每年年前她一個主要的生意就是收購名酒洋酒,比如茅臺、五糧液,軒尼詩里查、路易十三、馬爹利XO、軒尼詩XO、人頭馬XO之類的。關大姐說,現在送茅臺和收茅臺都講究年份,越老的越好。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茅臺,一瓶收購價格4000-4500元。另外,她老公也收貴重藥材,近兩年送禮回收最多的是海參,其次是冬蟲夏草。她還有朋友回收黃金首飾、鉆石之類的。他們一般都是現金交易,并且還要注意給客戶保密。
相比關大姐,老吳的生意顯然技術要求低很多,他主要回收禮品卡,但老吳是家族作戰:有一兩個親戚在網上發帖、收集信息;他和他老婆等人主要負責在金融街的百盛、建國門賽特等商場附近機動收卡。一般按9.2折或者9.25折收卡,如果是老客戶,給9.3折。行情好時,老吳一天能收到總額十幾萬的卡。
楊先生在北京建外SOHO經營一家二手奢侈品寄賣店,不過他的繁忙季還沒有開始。楊先生從事這買賣已經有好幾年,回頭客占到30%以上。楊先生說,他們的客戶除了一部分白領之外,很多人都是處理別人送的商務禮品,他們中有企業人士及其太太,也有政府人士及其太太。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程某在北京神州數碼公司呼叫中心做客服人員。2009年10月,公司要給程某降薪,程某無視與公司簽下的保密協議,拷貝了一些客戶資料,隨后離職。離開公司后,程某找來表弟幫忙,向他人出售公民個人信息150萬條,獲得1.3>>>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快遞企業不再接件主因 蘋果產品最瘋狂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7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