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功成名就的柳傳志可能最不需要的就是各種獎項的肯定,但2010年底法國里昂的一場頒獎晚會仍因他的出現而情緒不同:里昂商學院將“世界企業家”的稱號頒給柳—與其同時代的中國企業家從未被放在這樣的坐標系上定義過。
“我一來就給大家添麻煩了,大家要帶上耳機。”柳傳志開場展現的謙遜頗具象征意義:無論從其在IT領域的體量還是國際化進程,現在的聯想集團一旦發出聲音便無法被忽視,但國際社會仍須通過“翻譯”理解它。
很難歷數柳傳志迄今得過多少獎,他的“企業家”身份前面又曾被綴以多少形容詞。推崇他的理由從未改變:過去27年,他將始于中國科學院大院里一間小平房的身份模糊的公司,變成全球第四大個人電腦(PC)制造商,并將其推上國際化之路。
這已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老一輩人物中柳傳志公眾形象最透明—在谷歌上搜索柳傳志、任正非和張瑞敏三位中國最頂級企業家,得到的搜索結果分別為570萬、61萬和32萬。當任正非刻意保持神秘、張瑞敏閉門專研如何從管理和組織角度再造海爾時,柳傳志并不抗拒外界對自己的好奇和敬仰。
盡管柳毫不吝于表達自己和聯想的經歷與經驗,真正理解他的人卻在逐漸減少。時代變了。借用聯想集團企業宣傳片中的一句話,聯想誕生的1980年代是“有人出了名,有人出了事,驚人的效益掩蓋了驚人的混亂”。當下的中國仍在重復這些,只不過故事有了另一種寫法。
到2009年,旗下擁有聯想集團、神州數碼、弘毅投資、聯想投資、融科智地、神州租車等多項核心業務的聯想系控股公司總員工已達3.1萬人,總資產 992億元人民幣,年營業額1466億元,希望在未來5至7年整體上市。這無疑是個龐然大物,但越來越多身段和手段更輕巧的公司開始上位。比如,團購網站拉手網的估值號稱8個月飆升500倍至5億美元—聯想集團苦心營役27年,至今市值不到70億美元,80億美元年收入中凈利潤只有4億。
將聯想與拉手網對比只是一個極端案例,隱含的問題卻很典型:在這個賺錢越來越快、越來越瘋狂的世界,誰還真的想成為歷經艱辛才有今日的柳傳志?
于是,這個名字成為人人都在談論卻并非人人都懂得其內涵的符號。
柳傳志把自己投注在聯想集團的畢生心血總結為四大貢獻:率先走出中國科研院所高科技產業化道路;與多家國際PC品牌本土競爭并勝出,打響中國IT企業民族品牌;通過產權機制改革解決了最根本的身份和激勵問題;培養了一批年輕領軍人物,并將20多年的摸索總結成企業管理的一般規律。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鴻海伺服及相關產品,也開始開花結果、并獲得國際大廠代工生產,郭臺銘此行親邀呂學錦親訪鴻海,拉攏雙方展開長期戰略合作,并與廣達較勁云計算版圖、意味深長。 1月27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中華電信今年將積極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環球企業家] 聯想教父柳傳志的再教育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