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26日消息,日本軟銀公司社長孫正義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暢談對日本發展前景以及應如何立足于世界的看法。
問:日本GDP被中國趕超,從戰后“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位置上跌落,出現了擔憂地位不斷下滑的不安。您對此有什么看法?
答:如果目前的狀況持續下去,日本還會被印度、巴西、墨西哥、俄羅斯趕超。這不是用精神論能夠解決的問題,而應該用結構論。在農耕社會時期,土地遼闊、人口 眾多的國家居于有利地位。但從農耕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后,率先進行工業革命的歐美及日本成為了受益者,確立了自身的經濟地位。進入21世紀后,中國和印度追趕上來了。在追逐過程中,勞動人口多、市場巨大的國家占據有利地位,這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孫正義
問:在后工業社會中,日本重獲活力的關鍵在哪里?日本的長處在于制造業的技術實力上嗎?
答:日本競爭力的源泉曾是電子立國。不管是家電還是電子零件,或者是裝配了電子零件的汽車都受益于電子工學。但目前在電子技術領域,韓國和臺灣追了上來;而 在產量上,日本又無法與中國相比較。美國比日本更早體驗了相同的情況。1980年代,日本的電子產業超過了美國。美國又是如何恢復活力的呢?那就是轉型為 繼農耕社會、工業社會之后的信息社會。通過打造微軟、英特爾、谷歌、蘋果這些IT產業使整個國家復蘇。日本要重獲經濟增長的力量,就要借鑒美國走過的道 路,更集中地進行重點突破。
問:日本制造業把工廠轉移到亞洲其他國家,會給就業帶來影響。IT立國不會造成地區經濟的疲軟嗎?
答:日本在這20年間,唯一成長的產業就是信息通訊業。對于無法成長的產業,即使國家希望其發展,也是無濟于事的。如果國家計劃IT立國,就算投入日本所有的勞動力都不能滿足崗位需求。為此,必須開展旨在IT立國的教育。我查閱了中小學的所有教科書,相關內容只占到全體的2%。如果IT進一步發展,物理空間 將會失去意義。硅谷也并不是大都市。雖然是全球的農村,但也是頭腦的都市。
問:日本進行IT立國需要什么?
答:應用軟件方面,民間企業會加以鉆研,政府應負責完善基礎設施。就像以前建造公路、電網一樣,政府應該下決心建造21世紀型的信息公路“光之路”。充分發揮日本國土狹窄這一優點,迅速、經濟地將光纜普及到每個家庭。把NTT的光纜部門獨立出來,成立新公司,在新資本和經營者的帶領下,肯定能建成世界第一的光纜通訊基 礎設施。
問:在產業能率大學實施的經營者問卷調查中,您被選為2010年最優秀的經營者。您曾背負高額貸款進軍ADSL市場、收購Vodafone公司等,經營舉措波瀾起伏,進行了一系列挑戰。
答:比爾•蓋茨、史蒂芬•喬布斯都是信息革命的“雄獅”,他們把自己人生奉獻給了革命。我也是這樣的一個人。從樂于坐享既得利益者的角度來看,發起革命者是 令人討厭的,所以會展開語言攻擊。我之所以這樣拼命地持續挑戰,就是因為從心底擔憂如果日本在信息革命中被淘汰,這個國家就沒有未來了。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Opera11.01作為Opera11的一次小幅升級,并沒有新增什么功能,只是修復了一些崩潰問題、對當前功能進行了完善。今天,Opera11.01的首個RC候選版發布,這也意味著,Opera11.01正式版已經不遠了。 Opera 11.01作為Opera>>>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7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