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和iOS之間的競爭在2010年顯得尤為激烈。在市場上,兩者都呈現出速度驚人的上升態勢,但畢竟兩個強勢的家伙如果爭搶一塊蛋糕最終總有一個要落敗。而隨著電信市場容量的趨向平穩,2011年將是android和ios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年:無論誰要想取得市場地位,就必須得擠占對方的市場份額。對于Android和iOS來說,這可能會是一場死亡競技賽。
戰爭在年初便已經拉開序幕。Verizon版iPhone的到來將iOS的城池擴張到CDMA網絡——Android已經在這一領域呼風喚雨很久;搭載著Android 3.0 “Honeycomb” 這一google轉為平板電腦設計的摩托羅拉Xoom向iPad發出最直接的挑戰。這僅僅只是還未完全過去的一月份,但是顯然雙方已經做好準備并且蓄勢待發。
也許我們可以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審視這場戰爭。雖然說戰爭的結果往往具有偶然性,但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Android和iOS各有那些薄弱處。畢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iOS的薄弱點
對于iPhone和iPad來說,最大的優勢就是易用。 無論是七十歲的老奶奶還是沒學會走路的小朋友,都能在第一次拿到iPad時按照他們自己的潛意識正確的操作它。 這便是蘋果的偉大之處,雖然你從來沒有使用過它,但當你操作時,你會覺得它就像你的一個老朋友,你是如此的了解它。但是,iOS仍然有缺點,高手過招往往只需知道對方的一個缺點,便能發動致命一擊,一招制勝,對于Android這便是機會。
1、缺乏靈活性 :iOS不允許用戶對其進行任何的定制,你必須按照蘋果的方式做。雖然這種限制能夠有效的保護系統的穩定以及安全性,但對于用戶來說追求個性化有時候是必不可少的。
2、局限性 :雖然蘋果希望iPhone和iPad也成為商業用戶辦公的最佳選擇。但事實上,它們似乎更加適合娛樂。你無法想象在iPhone和iPad上進行文字編輯是輸入長篇的文字是什么感受。
3、較少的硬件選擇 :蘋果少而精的產品策略確實非常的高超。但對于用戶來說不能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定制產品是一件很郁悶的事情。事實上,在購買iPhone和iPad時,用戶其實只有兩個選擇:存儲和連接方式。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如果說谷歌、IBM倡導云計算可以理解,因為他就是云,他希望所有計算都在他的平臺上,云計算和虛擬化計算雖然微軟和Wintel等也在忽悠,喊出的是為了節省資源、簡化桌面系統,充分利用云端的資源,這和微軟所推出的Win>>>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