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法學院資深副研究員維韋克·瓦德瓦(Vivek Wadhwa)周六在科技博客Techcrunch上撰文稱,當前的專利制度已出現畸形,導致企業和個人過分追求專利數量而忽略創新。文章還稱,中國的專利存在過于追求數量而非質量的問題。
下一代通信技術被稱為“LTE”或“4G”,華為表示,到2015年將擁有全球4G相關技術專利的15%至20%。對于每一款使用其技術的4G設備,包括手機、筆記本和平板電腦,華為至少將收取售價1.5%的版稅。
華為正在實現這一目標:2007年,華為僅擁有152項專利。2009年,華為提交了4.2543萬項專利申請,其中1.1339萬項在中國被批準,215項在美國被批準,1282項在歐洲被批準。與此同時,華為競爭對手中興擁有全球 LTE技術專利的7%,預計2012年將增至10%。
鑒于華為和中興取得如此之成功,中國政府已啟動全國性的鼓勵措施,希望中國能在重要領域的專利數量能夠領先于全球。《紐約時報》報道稱,中國政府的目標是,到2015年將每年申請的“發明型”專利數量從今年的約30萬項增加到100萬項,而“實用型”專利申請數量也達到100萬項。相比之下,美國每年批準50萬項“發明型”專利。至于“實用型”專利,由于標準瑣碎,美國尚未出臺正規的授權標準。 上一頁1 23 下一頁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葛珂表示,金山軟件的發展與中國軟件知識產權保護從無到有是同步發展起來的。從1988年到1995年,金山WPS辦公軟件在國內的使用率非常高,一度達到90%以上,曾經是一統天下。 2011年1月16日,中央電視臺CCTV-2財經頻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有量無質、缺乏創新 哈佛專家痛批中國專利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8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