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10消息,CES是技術行業的超級杯。盡管一些分析師,一些科技媒體發牢騷說,CES太大了,有點老舊。不過,它依然是眾多科技公司最好的展示地。
另外,CES還是一個對比的地方:相對于競爭對手,產品是否能獲得更多關注。相反,那些沒能大展雄風的企業,則可能面臨下滑的風險。
因此,每屆CES都有贏家和輸家,下面是今年的結果:
贏家:摩托羅拉
通過與Google和Verizon合作,它們官方宣布了新的旗艦智能手機,運行Verizon LTE的4G手機。除此之外,摩托羅拉還推出了2011年CES的突破性產品Atrix,這款手機被認為可以替代PC,不論是臺式機還是筆記本。
贏家:Verizon Wireless
在過去,Verizon Wireless一直將重要產品放在通信類展會上,今年卻在CES上大出風頭。在CES官方開幕式的頭天,它在新聞中說準備上半年推出10款LTE設備。產品提供商也很響亮,有三星、摩托羅拉、HTC和LG。當中摩托羅拉Xoom和HTC Thunderbolt十分引人注目。我花了25分鐘玩Thunderbolt,被高端的配置和LTE網絡給震住了。
贏家:Nvidia
在CES 2011大展上,Nvidia無所不在。雙核Tegra 2成為特色,它出現在許多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甚至是汽車技術中。在CES上,NVIDIA宣布與ARM合作,開發高性能CPU。在下一波運算大潮中,Nvidia有望成為英特爾。
輸家:微軟
這有點像老調重彈,但我的確想聽聽微軟談談遠景,如何在運算世界中獲得立足之地。盡管在CES大展上微軟占據最大的舞臺,但是它沒有透露這些信息。微軟錯過了機會。他鼓吹“Windows everywhere”,展示了大把2010年的產品。而到了真正CES開幕時,它的PC伙伴們卻展出大量上網本和筆記本,這些產品采用了 Windows7。在HTC、三星和LG的新Android智能手機面前,Windows Phone 7有點失色。在一個平板主導的展會上,我們卻沒有聽到微軟談到平板計劃。
輸家:索尼
索尼的故事與微軟不同。領導力在哪里?遠見在哪里?在消費電子領域,索尼一直是最大牌的。它應該主導CES。但是,你最后一次聽到索尼推出重大突破產品是在哪時?你最后一次聽到索尼產品領導市場是在何時?它的競爭對手做得更好,在2011年CES也不例外。索尼有一些眩目的產品,但是沒有領導市場。之所以如此,部分的原因是索尼將焦點放在了一個錯誤的事情上:3D電視。盡管索尼在CES上推出引人側目的3D電視,對手三星卻推出了輕薄、高質量、價格合適的無眼鏡3D電視。三星還推出了很好的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包括最創新的新品Sliding PC7。
輸家:英特爾
2011年CES的主要趨勢是向移動計算轉移。雙核智能手機芯片的推出,超過80款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推出,顯示出技術公司迎合用戶的決心。如果你仔細看看占據新聞頭條的產品,沒有多少是使用英特爾芯片的。它們大多用的是ARM的芯片,或者是NVIDIA的。英特爾明白這種趨勢,所以它倡導 MID設備(移動互聯網設備)。不過,英特爾的芯片在能效上弱于ARM,智能手機的走紅將MID擠出市場。在CES上,Nvidia的芯片流行于高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而英特爾的Sandy Bridge則占據多媒體電腦。這無疑顯示出英特爾在移動領域沒有話語權。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凱文表示,根據從權威人士處獲得的消息,iPad2將擁有兩個攝像頭和更高分辨率,DPI(每英寸點數)更高,但從技術上來說并不是Retina顯示屏。 北京時間1月10日早間消息,美國新聞聚合網站Digg創始人凱文羅斯(Kevin Rose)>>>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CES贏家輸家盤點:微軟英特爾索尼成輸家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