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自寧波 七、八月份鋰電新能源概念板塊股票的強勢上漲讓市場見證其瘋狂,然而在資本的狂歡之下,卻是國內鋰電企業集體遭遇國內無序惡性競爭、日韓企業兇猛搶占市場的內外夾擊困境。前日,杉杉科技發起的“中國鋰電企業家俱樂部”在寧波成立,國內80余家鋰電相關企業負責人齊聚,熱議行業的“危”與“機”。希望借助抱團取暖,在未來新能源競爭中擁有越來越多的話語權。
鋰電行業面臨內、外夾擊
在全球開始迎接一場以新能源革命及低碳經濟為主題的綠色浪潮時候。中國的鋰電行業歷經20年加速發展,在全球已經逐漸形成日本、韓國和中國三足鼎立的局面。特別是在隨著全球新能源電動汽車熱潮的興起,以及中國“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對“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板塊的政策重點扶植,鋰電池行業的熱度急劇升溫。
在股票市場,鋰電池概念在七、八月份已經進入了瘋狂狀態,在新能源汽車概念的帶領下,只要帶上一點點鋰電池概念,那么股價隨即上漲。最讓人咋舌的是正宗鋰電池概念股成飛集成漲幅超過300%。以至于市場開始流傳“鋰”想有多遠,股價就能飛多高!
相較資本市場的火熱,國內鋰電池行業卻并不樂觀。
“目前國內各種鋰電池的企業已經超過300余家,但是缺乏國際競爭力,大而不強。”哈爾濱光宇集團董事長宋殿權總結國內市場時稱。對此,在場幾十位企業家表示贊同。有老總直言,與日韓相比,中國產量大,但是安全性能、研發上都要落后,并且在資金上相比日韓的財團支持,中國企業大部分都差錢。
談及國內鋰電行業現狀,深圳邦凱新能源股份公司集團總裁高萍對南都記者連聲嘆氣稱“很憂慮,真的是很憂慮。”
在她看來,韓國自動化設備程度高帶來了很大成本優勢,日本優勢在技術。此前中國優勢是市場,然而在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日韓電子巨頭來華設廠后,中國優勢消失殆盡。
據身兼華南鋰電產業聯盟主席的高萍介紹,國內鋰電企業此前在低端手機市場份額不少。但是在這輪智能手機發展潮流中,手機廠家無法拿出解決方案,以致只能去做最低端的產品出口到印度、非洲國家。而這些市場亦設置了不少障礙,加上國內手機廠商只是簡單價格戰,自主研發不夠導致返修率高。
“鋰電池寄托的手機產業高、中、低端全部出現問題,而目前希望轉向動力電池尚需時日。”高萍感嘆道。
從市場情況看,大量采用鋰電池的筆記本、數碼相機、手機等目前幾乎都是日韓一些品牌的天下,之前不少使用國產鋰電池的國產筆記本品牌都開始逐漸萎靡。
產業鏈逐漸萎縮,鋰電企業的困境隨之而來。一位華南地區鋰電企業負責人私下告訴記者,前兩年不少企業利潤大致都能保持在20%左右,但是2010年就滑到10%多一點,不過有些情況好的企業還能保持20%。一位業內知名企業家在和同行溝通時,直指三星18650鋰電池。“利潤被壓縮得太厲害了,很難做了。”
“2008年時,行業利潤還在40%,而今年大致應該在15%-20%之間。”杉杉新能源技術公司總裁李智華對南都記者直言。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Windows 7企業版90天試用延期 至2011年4月29日
Windows7企業版90天試用活動是微軟推廣Windows7活動的一部分,目的是微軟為向IT專業人員推廣Windows7操作系統,同時方便IT專業人員在Windows7的最終版本上測試軟件和硬件。今年3月底的時候,微軟曾將Windows7企業版試>>>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鋰電面臨內外夾擊 國內企業抱團突圍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0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