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 (記者 丁乙乙)12月17日,記者從上海市信息化青年人才協會獲悉,目前活躍在IT業的青年才俊已不在是70后的天下,不少80后已異軍突起,甚至已創辦了屬于自己的公司,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工作黨委書記潘志純介紹說,在12月13日閉幕的第九屆“上海IT青年十大新銳”評選中,共有7位80后青年獲得參評資格,其中2位躋身最后20位的正式候選人,這是歷年“十大新銳”評比中沒有出現過的現象。記者發現,獲得本屆“十大新銳”提名獎的上海逸尚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總裁陸平一是1981年12月出生,上海淘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汪海兵為1980年9月出生,并且這兩位80后都是自主創業。
“80后出生的孩子具有不守常規,顛覆傳統,勇于接受挑戰的精神,很多人不想按部就班的工作,從而走上創業這條道路。”IDG亞太區總裁熊曉鴿分析說,80后的孩子更具有創新精神。
一項近日發布的《全球雇員指數調研》顯示,與全球相比,中國區雇員創業意愿最高,預計在短期內創業的人數遠超世界平均水平。同時,“80后”表現出更高的創業熱情。調查發現,在中國“80后”比“60-70后”和“50后”表現出更高的創業熱情。“80后”計劃自主創業的比例高達54%,“60-70后”和“50后”的這一比例分別為44%和39%。中國“80后”創業意愿整體較強,有以下原因:中國政府對“80后”中的高校畢業生采取了多種措施鼓勵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包含提供“種子基金”、免費風險評估、免費政策培訓、最高貼息貸款以及減免部分稅費等優惠政策;同時,“80后”在企業中的收入較低,希望通過創業實現自己的目標;大量涌現的商業領袖也鼓舞著中國人創建自己的事業。
熊曉鴿分析說,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互聯網的應用往往滯后美國2-3年,比如新浪、搜狐都比美國的同類網站起步晚;而現在中國與美國同步,甚至很多原始的應用起源于中國,比如網絡游戲等等。因為中國目前的互聯網用戶量大,手機端用戶也非常發達,催生了很多在國外沒有的應用。體現在創業方面,以前創業者多數是從海外回來,把海外的招數用在國內;現在本土的憑借其對中國市場的敏感度,創造出國外沒有的創業模式。80后創業者正處于這樣幸運時期,
除了產業的機會外,投資融資環境的寬松也讓創業者敢于邁出一步。“他們(80后)比我們(70后)的投資環境好。找錢相對容易點。”清科公司總裁倪正東分析說。國外創投的紛紛進駐中國,本土創投興起,使得創業者的資金難題有望得到解決。周鴻一曾經在一個會議上說,中國的上空漂浮著 億的美金。也許有點言過其實,但風投對中國市場的青睞也可見一斑。換而言之,只要你有好的項目,不怕找不到錢。 上一頁1 23 下一頁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蘋果iTunes音樂商店全美數字音樂銷售市場市占率增至66%
各唱片公司發行業務高管表示,亞馬遜的情況其實比報道的還要糟糕。按照他們的說法,亞馬遜的市場份額按周計算,一直徘徊在6-10%之間,蘋果的市場份額則高達90%。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NPD的數據,蘋果iTunes音樂商店以年>>>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0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