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你好,張醒生!很高興到我們節目中來做客。
張醒生:謝謝!謝謝!
主持人:我們知道前一陣子業界很大的新聞就是聯想和亞信的合作,有人說張醒生可能壓力特別大,而且沒有時間去打高爾夫球了。
張醒生:確實如此,最近一段時間比較忙,因為中國IT業和通信界的兩個龍頭企業--聯想和亞信進行了一次戰略性的合作,這一合作在中國IT和通信界里都被視為是一件大事。自然兩個公司的高層管理人,都會非常關注這件事情,要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好。
主持人:這期間您最大的壓力是什么呢?有人這樣議論:"聯想這塊業務是不賺錢的業務,那么置換了亞信15%的股份,不就等于說是亞信送了聯想15%的股份,把自己的事業部白送了別人去管理。"對于這樣的言論,您會有什么樣的想法?
張醒生:我想對不了解亞信戰略意圖的人來看,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但是如果把這個事情作為整個業界的戰略性來思考和探討,結論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就交易本身來談,聯想并沒有把它的IT服務事業部賣掉。它是把IT服務事業部的整個資產做了一個估值,和亞信進行了一次資產的置換。這樣做的原因是兩家公司,都看到了一個未來的巨大的市場前景,那就是中國信息化社會的巨大需求。
聯想在2001年就開始了戰略轉型,宣布自己做IT服務的聯想。亞信也差不多是在2001年開始,從系統集成商向軟件服務商轉型。我給大家透露一組數字:從改革開放1980年到2003年,中國除了電信業和金融業之外,對IT的投資是15000億人民幣。最新的市場調查統計數據表明,在2004年到2008年的未來五年中,中國在這個領域的投資將達到或超過2萬億人民幣。在過去23年的15000億人民幣投資中,硬件的投資占到90%,而軟件和服務占得很少。這就是為什么中國在過去的23年中,沒有催生出一個軟件和服務的巨無霸企業。
整體環境是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未來的5年中,大約1萬億以上的投資將會用于軟件和軟件服務。這就說明:軟件和軟件服務,將成為未來IT業最主要的一個增長點。一個上萬億的市場,我們必須要有戰略的雄心去切分這塊大蛋糕。
過去的23年中,跨國集團公司的硬件供應商拿走了一些主要的市場份額,中國IT業的排頭兵--聯想也在其中拼出了很強的硬件生存空間。而亞信也在自己專注的電信領域,拼出了一個軟件強勁發展的空間。
今天,兩家公司已共同看到了未來五年中國的巨大市場前景,再加上社會發展進步的需求和政府信息化,企業信息化的需求,我們清楚的知道,沒有任何一家中國企業能在這樣的巨大需求下獲得一個強有力的地位。如果還像過去的23年一樣,由跨國公司來主導這個行業,那是一個民族的悲哀,更是我們IT事業和通信信息事業的悲哀。
兩家公司的高層領導都有一個共同理念,我們要把這個事業做出來。在新的市場戰略下和新的市場環境下,中國的成熟企業,應該學會聯合,學會用融合、聯合這種合作的心態共同面對新的市場,這是我們這次合作的一個戰略思路。
主持人:為什么聯想IT服務不賺錢,還能夠作價3個億呢?
張醒生:賺錢與不賺錢是相對而言的,聯想進入IT服務業有三年時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鋪墊市場,并連續收購了4家公司。這三年基本上屬于一個投入期,在高端咨詢,在信息安全,在行業解決方案和外包等方面都做得有聲有色。那么投入和產出總有一個時間段,在這種情況下呢,我認為聯想已經基本上快到了產出的階段。 上一頁1 23456 下一頁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IDC表示,全球磁盤存儲系統市場收入實現收入將近70億美元,與去年三季度相比實現增長18.5%。總磁盤系統容量出貨量在4299PT,與去年相比實現了巨大的65.2%的增長。 精彩推薦 12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據IDC最新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聯想IT服務不賺錢作價3億 快到產出階段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1286.html